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未雨绸缪很重要
【谷腾环保网讯】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2024年汛期水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防范汛期水环境质量恶化以及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愈发明显。除了地质和洪涝灾害,汛期污染问题同样需要高度关注。《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部分地区汛期水质出现恶化,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全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部分地区城乡面源污染逐步上升为制约水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一些地方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问题突出。
同时,汛期也是环境风险突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的特殊时段。企业未妥善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以及设备设施存在被暴雨洪水冲走或者污染泄漏风险,超期服役或管理不到位的尾矿库、废渣堆可能因降水量大而发生垮塌事故。受高温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加,化工等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4月18日以来,广东省大部降下暴雨到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消息,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这样的形势给汛期水环境安全带来了挑战。面对环境安全问题,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必须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拧紧责任链条,把防御工作做实做细。
防汛工作千头万绪,未雨绸缪很重要。眼下刚刚进入汛期,各地还有时间做好系统的防灾减灾工作,打好有准备之仗。比如,加强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尤其是在垃圾、秸秆、污泥、畜禽粪污等城乡面源污染防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入河排污口和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以及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要抓好“一废一库一品一重”,针对汛期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开展督导帮扶,确保问题筛查仔细、整改措施到位。再比如,完善应急预案,落实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应急物资保障,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有效防范。
同时,还要畅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天气预警和风险监测,确保科学、高效决策和指挥调度。加密对辖区河流湖库、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监测频次,开展环境安全形势研判,确保对水质出现异常波动的断面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汛期污染防控年年抓,不少地方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各地在根据自身经验推进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尤其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形势下,一些地方面对多年一遇强降雨的经验不多,更需要将其他地方的经验和本地情况相结合。
防汛不只是汛期的工作,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积极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补齐安全防范短板。立足实际,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对一些重要的设施、工程等要适度提升安全等级和标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亡羊补牢也同样重要,要对汛期风险防范工作认真总结,梳理遇到的问题,科学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比如,管网不足、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暴雨期间承受巨大冲击,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是不少城市的重要工作。再比如,个别地区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性欠缺,水体受暴雨影响而返黑返臭,需要找到真正科学的治本之策。
风雨无情,汛期环境风险防控来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必须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尽最大努力确保环境安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