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推进落实长江流域“三水统筹”
【谷腾环保网讯】2023年,我国印发的《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更加注重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转变。
长江流域“三水统筹”有何特点?应该如何落实?在日前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江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研讨会上,记者专访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总体组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
中国环境报:如何推进落实“三水统筹”?
刘永: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水”都需要其他“两水”的协同推进。“一水”出现短板,会削弱水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流域管控的路径一般是“水体—支流—排污口—片区—污染源”,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一个跨尺度、系统性的工作,需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构建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的格局,可以从4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一是从系统关联的角度看,“三水统筹”是以流域为自然边界、以水为介质载体、以自然社会系统为关联对象的整体。
二是从生态健康的角度看,“三水统筹”的核心目标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保障和系统健康的维系。
三是从协同优化的角度看,“三水统筹”需要考虑水量水质、外源内源、自然社会、费用效果以及时间空间的优化协同。
四是从综合治理的角度看,“三水统筹”是以水资源循环与平衡为基础,以水环境保护与提升为保障,以水生态健康与持续为目标的跨尺度、全过程、多目标、系统性工作,追求高效率、低风险、强协同、可持续的治理过程。
中国环境报:“三水统筹”协同有哪些要点?
刘永:流域系统的功能不仅包含传统的水资源功能,如供水、发电、航运,还包括生态环境功能,比如自净、景观、生物多样性等。然而,现在这些功能受到了很多损失,面临着洪旱灾害、水质恶化、功能衰竭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河流中物质通量的不合理。
基于河流物质通量的流域“三水统筹”核心是合理的物质通量,具体来说是丰度与结构相均衡、赋存与功能相协同、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量”。目标是河流多功能的协调,内涵是合理的物质数量、相态、赋存状态与时空分布;合理的物质组成、时空耦合、关联与协同;合理的近—中—远阶段目标以及非生物与生物目标。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建设了生态环境部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以河湖物质通量效应与调控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三水统筹”相关研究与决策支撑。
中国环境报:“三水统筹”有哪些实际应用?
刘永:滇池是国家“九五”开始重点治理的三个大型湖泊之一,也是长江中心昆明市驻点组重点帮扶的湖泊。经过多年治理,水质改善明显,但当前制约滇池水质根本性改善的关键性因素依然是水资源与水环境、水生态的矛盾,具体表现在清洁水少、污水多。
分析滇池的“三水统筹”管理,需要首先回归到对滇池流域自身的自然特征和和社会经济特征上。一方面,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下游,入湖河流源头近、流程短,湖体水交换周期长,流域总需水量大于水资源量。另一方面,滇池流域占昆明市18.8%的土地面积,承载着昆明市超过50%的人口和80%的GDP。大面积的城市用地、大量的人口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都是滇池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缓解滇池污染,科技支撑落实“三水统筹”,长江联合研究一期、二期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滇池流域水环境形势分析、水生态调查与评估、滇池蓝藻水华监测与应急防控等。另外,自“十一五”以来,在滇池流域建设了牛栏江调水、尾水资源化等水资源工程,流域的水资源边界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来水从天然水到天然水、外调水和再生水多种水资源并存的格局。
为优化已实施工程效果,为滇池水质和生态恢复提供最佳水量、水质与水动力条件,在国家和省市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构建了集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模拟、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出入流时空联合优化的模型体系,推动实现湖体—水系—流域—区域的四级优化。
在“三水统筹”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长江中心等国家级智库平台的作用,精准凝练当前及“十五五”科技需求,科技支撑长江大保护。其中,建议重点关注多尺度模型的发展和完善及其在国家重要湖泊的应用。对于滇池,应针对湖体自身以及来水水质的动态变化,持续改进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藻类模型,要按照最大化的长期水质改善程度和最小化的运行成本来确定最优水资源调度策略,从而实现水质改善程度与水资源调度成本的双重优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