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区域性碳普惠项目技术规范落地,京津冀激励公众低碳出行
【谷腾环保网讯】“北京市民张先生,从居住地虎坊桥附近的小区到通州副中心上班,全程绿色出行的话,先步行500米到达虎坊桥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到冬夏园地铁站,再步行600米到达办公地点,全程34.9千米,在个人账户上就形成了2517克的碳减排量,他账户里积攒的碳减排量,可在本市碳市场进行交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中心副主任于凤菊用这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解读了什么是“低碳出行碳普惠”。
近日,北京市会同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制定并发布了《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京津冀为何制定实施这个标准?普通民众如何参与?会得到什么样的普惠?对社会层面乃至全球碳减排碳达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标准制定的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中心相关人员。
低碳出行:人人都能参与的全球碳减排行动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如何理解和践行“低碳出行碳普惠”?
参与标准制定的于凤菊解释道:“低碳出行碳普惠,是给予公众每一次低碳出行行为的正向引导与多元激励,使广大公众认识到‘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培养低碳意识,引导全社会向绿色低碳生活转变。因其受众广泛,故称为‘碳普惠’”。
京津冀《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标准实施后,相关平台通过收集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绿色低碳行为活动,按照技术规范核算碳减排量,以普惠价值兑换的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自愿减排活动。该项目的实施,是能够看得见的人人都能参与的全球碳减排行动。
此标准是国内首个区域性低碳出行碳普惠领域减排量核算技术文件。标准界定了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中低碳出行的术语与定义,规定了低碳出行碳普惠项目的基本要求、温室气体种类、项目边界和计入期、核算方法、数据监测与管理。适用于京津冀行政区域范围内低碳出行碳普惠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标准里为何把“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采用小微型客车合乘等出行方式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移动的交通行为”定义为低碳出行?
于凤菊解释道:“计算一座城市或区域的交通碳排放量要考虑这座城市或区域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城市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出行产生的总量,而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采用小微型客车合乘等几种出行方式的碳排放量均低于当地综合交通出行平均碳排放水平,因此把这几种出行方式定义为低碳出行。”
北京市于2021年开始探索开展低碳出行碳普惠项目,高德、百度、滴滴等平台企业近几年均开展了平台研发,市民注册后,出行时只需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合乘等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相应的平台进行路径规划及导航,出行结束后即可获得对应的碳能量,碳能量可兑换多样化奖励,反馈实践绿色出行的社会公众。
碳普惠:从“行”到“惠”如何实现
“市民只需在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就可获得个人碳减排账户。低碳出行时,点击出行方式、始发地、目的地,行程结束后,在账户里就会自动产生相应的碳减排量,简单易行。”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中心技术人员在高德地图平台上现场演示了个人如何注册应用MaaS平台。
市民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的示例流程图
MaaS平台将市民出行产生的碳减排量汇集,根据《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进行减排量核算,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审核签发减排量,即可在本市碳市场进行交易。交易所得以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等物质激励,或公益捐赠方式全额返还给低碳出行公众。
“北京试运行期间,我已经用账户里积攒的碳减排量兑换过好几次公交卡了,2040千克碳减排量能兑换100元,这是我上下班的骑行记录,每天光骑行就能得到10千克碳减排量。”北京市民汪女士在手机上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低碳出行碳普惠记录。
汪女士绿色出行记录截图
“在数据管理方面,用户不用担心个人隐私泄露问题,MaaS平台监测和采集的所有数据经脱敏后才进行减排量的核算和核查。”平台研发人员就用户关心的数据安全与应用问题作了具体说明。“用户所有的低碳出行碳减排量都会存有记录,后续用户碳减排量的领取与权益兑换记录也将会被存根,兑换后MaaS平台会显示兑换后剩余的碳减排量。目前碳普惠机制的设计主要是引导激励公众进行低碳出行,碳减排量归个人所有,不能进行相关的赠予或买卖。”
北京试运行3年:低碳出行超亿次后的推广普及价值
“我现在出门已经习惯了选择绿色低碳出行,短距离出行就步行或骑行,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景,还能积攒碳减排量开展公益兑换,好处多多!”这是北京市民吕女士近几年的试用体验。
2021年北京市启动低碳出行碳普惠以来,绿色出行量已累计超1亿次,更多的人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践行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运行三年基础上,将北京市发布的《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升为本市地方标准。同时,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充分考虑京津冀三地实际情况,设定了体现科学性和减排严谨性的基准线情景,升级为服务京津冀三地的地方标准。标准的实施,为开展碳普惠提供了标准依据,将进一步助力交通领域低碳化,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自愿参与碳减排活动。
从北京试运行总体情况来看,低碳出行碳普惠项目较好地推动了公众绿色出行,促进了城市交通碳排放的下降。经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在一定的出行周期内,该项目促进了约400多万人至少1次的出行由小汽车出行改为绿色出行方式,其中,每周绿色出行次数少于3次的观望者和次数为3—8次的参与者中,有13%转为每周绿色出行次数不少于8次的绿色出行践行者,促进了城市交通碳减排量的降低。此外,北京基于MaaS在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上的创新,体现出较强的示范效应与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可能性,也展现出其在精细化政策创新方面的延展性和推动低碳交通体系建立的可能性。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人表示,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角度看,碳普惠是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培育低碳化的消费模式,倒逼生产端的绿色革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低碳出行碳普惠活动,可以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的周转量,降低小汽车出行强度,减少碳排放量,进而降低交通领域整体碳排放量,同时也能协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这对实现超大城市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