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工程春节不停工
更新时间:2025-02-05 09:34
来源:河南环境
作者:
阅读:105
1月30日,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现场,绞吸式挖泥船正在作业。 王东群摄
【谷腾环保网讯】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河南省民权县黄河故道上年味正浓:微风吹得水面波光潋滟,天鹅和野鸭凫水嬉戏,叫声此起彼伏;两艘挖泥船昼夜不停工,淤泥沿着管道翻涌排出。
家在长垣的王东群连续两年在工地上过年,作为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他见证了黄河故道的新变化:“去年上半年,这里还是连片的鱼塘沟壑。随着清淤扩容的完成,这里已经变成开阔水域,水鸟也越来越多。”
民权县黄河故道由19世纪中叶黄河在豫东平原决口改道形成,此后沿黄河故道建设的任庄、林七、吴屯三座水库,成为商丘的主要地表水源。近年来,水库泥沙淤积严重,引水能力不足,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工程正是为三座水库清淤扩容,以提高豫东供水能力。
截至目前,任庄水库清淤已经完工,林七水库清淤量已完成六成,吴屯水库清淤量完成三成。总体看,项目清淤疏浚累计完成1800万立方米,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投资额近六成,实现了工程总任务和总投资双过半。
“为了全力确保工程进度,今年春节假期,我们有30人坚守一线,两艘挖泥船24小时施工,争取今年年底全部完工。”谈及又一个坚守岗位的新年,王东群坦然一笑,“这些远道而来越冬的鸟就是我最好的新年‘搭子’!”
此言有据。黄河故道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线,为了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建设中,项目在库区沿线划定了40多处湿地核心区,避让库区内耕地、林地及湿地核心区11000多亩。随着清淤项目成果显现,越来越多候鸟、保护动物到黄河故道栖息、生活,越冬候鸟由10年前的3万只增加到8万多只,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成为常客。
据测算,工程完工后每年可调节引黄水量2.6亿立方米,满足商丘市和民权县城1.13亿立方米的生活和工业供水、353万立方米生态基流和203万亩灌区用水,不断拓展水生生物及鸟类栖息区域,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未来还能将商丘“引江济淮”“南水北调”“引黄调蓄”三个水源联合调度,构成豫东现代水网,破解制约豫东地区发展的水资源瓶颈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