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京7城出台ESG规划后,下一城是谁?
【谷腾环保网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可持续发展(ESG)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全国两会过后,2025年3月18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 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深圳《方案》),引起市场各方热议。
此前,2月27日,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征集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企业的通知》,计划开展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鉴证等先行先试工作,是北京自去年6月提出《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北京《方案》)的又一政策工具落地,推动北京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践探索先锋城市。
深圳与北京,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一南一北的两大标杆城市,ESG体系方案以差异化路径共筑中国ESG发展高地。本文通过对北京、深圳两城ESG体系方案进行对比,从战略定位、特色亮点等不同维度,探讨各地ESG发展的共同使命和差异化路径。
深圳VS北京:
一南一北 共筑中国ESG体系建设高地
一、战略定位:北京锚定“国际高地”,深圳打造“先锋城市”
深圳《方案》深圳以“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为愿景,聚焦数智赋能与产业融合。方案由八大方面20项具体内容组成,提出“到2027年,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达60%”。具体工作主要围绕构建深圳特色ESG标准体系、分类施策提升ESG实践水平、促进ESG投融资体系发展、数智化赋能ESG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强ESG对外合作交流五大维度展开。
北京《方案》以“建设ESG发展全国高地和国际代表性城市”为目标,强调法治护航与标准引领。方案包括七大方面20项具体措施,提出:“到2027年,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到70%左右”。“到2035年,北京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具体工作主要围绕强化ESG信息披露、加强ESG生态体系建设、支持ESG评级体系高水平特色化发展、丰富和深化ESG实践、推动ESG试点示范、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展开。
二、特色亮点:法治与数智双轮驱动,差异化路径显优势
深圳与北京在强化信息披露、培育中国特色的ESG评级体系、绿色金融创新、国际合作深化方面都展现出高度协同性。但在实施路径上各施所长,体现出差异化布局。
■ 深圳:产业融合场景激活ESG创新动能
1.数据驱动效率跃升
鼓励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建立企业或行业数据空间,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要求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放数据,建立具备“行业特色的ESG专题数据库”。
支持数据服务商、ESG咨询机构创新开发ESG数据汇集、治理、决策咨询等数据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
2.产业融合场景丰富
围绕全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和20大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布局ESG创新试点,例如“龙岗绿色低碳”“坪山智能网联汽车”“光明新材料”等。
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开展“ESG+数据交易”“ESG+科技服务”“ESG+法律服务”试点,探索ESG新型商业模式。
强化产业链协同,要求外贸企业“建立涵盖各主体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并推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出海企业“将ESG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加强ESG治理,提升融资能力和出海竞争力”。
3.支持服务机构,推动先锋企业
“培育或引进不少于10家ESG披露、鉴证、评级知名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SG咨询服务机构”。
“培育不少于3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ESG实践先锋企业”。
深圳的ESG规划与深圳以往的绿色金融领先成果衔接,例如“建立ESG投融资企业和项目库”就是在深圳绿色金融成果上形成的。
■ 北京:以制度创新筑牢ESG治理根基 展现首都担当
1.标准建设引领全国
建立“信息披露标准体系”,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企业“在国际性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经营主体规模和行业特点,自主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积极推动京津冀ESG标准体系协同发展”。
推动“国家可持续准则政策研究、模拟测试、披露试点”,探索“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强化标准衔接与应用。
2.ESG鉴证制度走深走实
率先探索“逐步建立信息披露鉴证制度”,通过“配套制定本市相关的鉴证服务的管理细则”,提升“审计机构、咨询机构等ESG信息鉴证能力”,确保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可信度”。2月27日,《关于征集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企业的通知》印发,计划开展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鉴证等先行先试工作。(相关阅读:北京市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严格“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推动重点单位“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并“逐步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3.政府引领作用突出
在政府投资和采购领域,探索“将ESG评级水平纳入项目参建单位招投标评分指标体系”,并“探索将供应商ESG评级水平作为评审加分因素”,从源头提升项目ESG表现。
支持“通州区政府出资设立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绿色低碳、以及符合ESG相关理念的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领域,培育优质ESG企业。
日前,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在ESG标准体系建设上可从三点突破:一是与深圳的产业特征结合,特别是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方面,深圳具有产业优势,这些是外贸出口的重点出海企业,企业自身也有较强驱动力;二是与深圳的数智化优势结合,深圳在数智化方面的基础设施较好,可以和ESG信息披露、金融产品创新进行结合;三是与深圳的区位优势结合,可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作用,在企业出海、跨境融资方面积极探索。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中国ESG生态布局再升级
2024年以来,中国ESG发展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2024年2月起,北京、上海和苏州领先发布区域ESG政策,此后,天津港、邯郸、厦门和深圳也相继发布ESG政策。目前,发布ESG政策的地方政府从三城扩至七城。(相关阅读:深圳发布ESG方案,地方ESG政策扩至七城)
郭沛源认为,目前北京、上海、苏州、厦门、邯郸等地都有ESG相关政策的探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总的来说,是共性为主,个性为辅:共性的内容包括推动ESG信息披露、ESG评级的工作,以及倡导与绿色低碳转型协同等;个性方面,主要是与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重点结合,各有一些侧重或独特的提法。比如,上海政策的重点是涉外企业,目标是提升涉外企业的ESG能力;苏州工业园区政策的重点是产业发展,着力打造ESG产业创新中心。在他看来,这是好的现象,和自身特征结合才能做出有持久性的创新,也能避免同质化内卷。
七城ESG政策汇总
来源:商道咨询整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