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痛改前非!广西部署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谷腾环保网讯】根据广西日报消息,5月5日,广西召开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排查整治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采取果断坚决措施,切实整改。
广西为何下大力气开展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民生福祉的生态环境短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到,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到2025年,全国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
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砷、铊和锑,并对铅、汞、镉、铬和砷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实施总量控制。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采矿、选矿、冶炼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过去,由于矿业长期无序发展,在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历史遗留矿区和堆存,环境历史欠账多,全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是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省份之一。
“十四五”期间,广西曾被指出,部分尾矿库、废弃矿山、历史遗留废渣等污染治理不到位,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动问题整改。涉及地市多次开展尾矿库、废弃矿山、历史遗留废渣环境隐患问题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印发整改工作方案,通过现场督查、函告等方式督促相关县(区)进行整改。部分尾矿库闭库治理与销号有序推进。
但截至目前,广西部分历史遗留矿区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修复,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领域的尾矿库也存在对尾矿砂、废渣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各环节管理缺位的问题,相关环境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针对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广西提出,要采取果断坚决措施,切实整改。
如何采取果断坚决措施?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明确任务图、时间表、任务书,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通过强力措施、严密制度和严格监管,加强督查督办,确保整改措施层层落实到位;要进一步细化措施、扫清盲区,全方位无死角排查风险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提供可靠依据;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统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分类分级、科学施治,统筹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联防联控,严肃问责追责,推动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标本同治、标本兼治。
在采取果断坚决措施的同时,广西逐步认识到,抓好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绝不仅仅停留在一个个问题的整改和销号,更需要从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上抓起。
为此,广西明确,全区上下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意识,绝不能有蒙混过关和闯关的思想,更不能有“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思想认识,决不允许搞轰轰烈烈抓整治、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章,必须痛改前非,把问题找准,把需要整治的病灶找到位,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思考,拿出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要切实行动起来,以坚决的措施、果断的行动加力整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扭转工作被动局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