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
4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听取规划编制进展情况汇报和各部门单位意见建议,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主持会议…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为深入推进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设置…
生态环境部4月6日发布消息,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
春天的白洋淀,蓝绿交织,鸥鹭蹁跹,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雄安因水而兴,法治为水而来,法治助力雄安新区建设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十四五”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上,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和…
3月30日,环境部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这次的主题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由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安排部署。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努力实现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水…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视频方式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就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部署。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启动会并讲话。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现场会上获悉,陕西省西安市纵深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整治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目前秦岭范围矿权全部退出,11座智慧…
近年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还能够承受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水资源是维系江河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决定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区域、流域河流干涸、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1日闭幕。会议期间,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团陆续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以…
有着“华夏文明摇篮”“中华民族母亲河”之称的黄河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