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城市污水收集、传输与处理过程中存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的风险,总结分析了建筑排水、市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全流程的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特点…
摘要:对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清捞会产生大量通沟污泥,并引起一系列管网维护与环境问题。因此,通沟污泥的处理处置逐渐被纳入各城市规划中。
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少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运用到水处理中,但膜污染所带来的频繁膜清洗和膜更换提高了MBR的实际运行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
活性污泥法是我国污水处理厂(WWTP)对污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最广泛的工艺。但该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中国是抗生素生产与使用大国,近年来抗生素排入环境引发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长时间低剂量的抗生素环境暴露会加速和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产生。
二沉池浮泥现象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夏季气温回升之后,浮泥情况令人发指!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形象,导致出水SS升高,严重会导致出水超标…
特大型污水泵站的设计对于泵站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上海某污水处理厂新建粗格栅及进水泵站项目,在泵站整体水力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从泵站的总体布置、运行水位的确定、…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来临,智慧水厂是未来供水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多数水厂对于智慧化理解程度不足,目前仅实现生产数据的集中显示和操作的远程化等常规的自动化控制上。
为促进污泥产品土地利用资源化科学发展及应用,设置0、9、18、27 t/hm2 共4个施肥水平,通过单季小白菜农用,研究生物碳土(好氧堆肥)和有机营养土(高级厌氧消化工艺)两种北…
水厂在水质净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产废水,主要产生于常规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澄清)和过滤环节,可占到总产水量的3%~7%。原水中加入混凝剂后会形成了絮凝颗粒,这些絮凝…
我国VOCs排放源主要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和移动源等。其中,工业源是最主要的排放源,排放贡献率高达55.5%;而工业涂装工序则是VOCs工业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放量占整个工…
由于服务年限较久和日常养护不到位等原因,我国的污水管道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陷,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区就可能发生地下水入渗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水环境提升、黑臭河道治理等行动计划加速,污水厂一级A标准正全面推行,但同时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延长、药耗能耗增加等严峻形势,而工艺设计的合理选择…
随着污水量增加、水质标准提高和处理功能拓展,使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为节省污水处理厂占地,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格栅及沉砂池采用了集约化设计方案。
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巩固深化碧水保卫战成果,积极推进美丽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GB 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满足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北京、天津、安徽、江苏等地陆…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将所有处理单元置于地下箱体内,防火分区划分是地下箱体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现行有关规范在地下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差异,总结了地下箱体消防设计…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