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来源及特性
含油污泥,国外称为石油污染土壤(Petroleum Contaminatedt Soil),产生于石油生产的各个过程。按来源与特性,可划分为:
![]() |
1、井场油泥。油井作业过程产生。除了现场采用塑料薄膜回收部分外,仍有部分原油撒落在周围场地,需要清除。由于经常都垫有沙子,所有这部分油泥的成份以沙子和原油为主。
2、除油罐底泥。由于污泥脱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多数含油污水处理站实际上最终通过除油罐清罐将悬浮物排出系统。外观为黑色,含油较多,颗粒细密,杂质较少,呈明显的“油泥”形态。
3、油罐底泥。为满足运行的要求,各联合站油罐均需定期进行清罐。排出的泥含油量多,杂质以沙石和泥为主。在特稠油处理站,清罐需要频繁进行。
![]() 锅炉房焚烧前的油泥沙 |
4、 综合污泥。是上述各种油泥的混合物。是各个采油厂普遍存在,而且数量较大,一般集中堆放或填埋。这种油泥实际是各种采油、钻井、作业的最终固体废弃物,来 自土油池清池等。含油量较少,但可以闻到明显的油味,外观与沙土类似,但颜色偏黑。含杂质很多,如稻草、石块、塑料,甚至有劳保用品和建筑垃圾。
含油污泥具有低营养物、低渗透性,影响营养物和氧气的均匀分布特点。典型的堆放油泥中,油、泥(沙,粒径>0.1mm的固体>90%。)、水的所占比例大致10%,85%和5%,其中原油包括饱和烃、芳香烃、非烃类和沥青质,国内油田含油污泥大多数是集中长期填埋或堆放,存在着占用土地、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等方面的若干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