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10月15日清晨,沈北新区尹家街道曙光村的村民齐玉民,把两袋生活垃圾扔进家门口的垃圾桶里,然后到自家办的养牛场干活去了。他的邻居村保洁员李炳柱正在自己的责任区内挨家挨户上门收捡垃圾袋,然后用手推车将垃圾袋运送到村里设置的固定垃圾回收点,等待街道的专用车过来统一收集。“如今,在沈北新区,像我这样的环卫工人,每个街道、每个村里都有,有534人呢!”李炳柱告诉记者。
“垃圾随地扔,污水到处流,蚊蝇满天飞……”过去城里人常这样形容农村环境,但随着乡村环卫工的出现,这一印象开始改变。今年初,在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沈北新区通过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城市化”,把农村环境整治突击化改变为常态化。
10月1日,沈北新区投入600万元,在黄家街道新建的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正式投入使用,可处理黄家地区38个村屯1.8万户居民的生活垃圾,还能使26家企业受益。与此同时,沈北新区又投入170万元,在达连村、新堡一村、新堡二村等17个村屯分别设置垃圾箱1660个,建设垃圾集中排放点19个,消除了中北部地区的垃圾随意排放问题,为净化辽河水质、美化辽河两岸环境发挥作用。沈北新区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已实现了全覆盖。
按照“村收集、街运输、区处理”的新型乡镇垃圾处理模式,沈北新区在清水台、兴隆台这两个乡镇新建两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并成功投入运行,这两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已辐射到51个村屯和6个社区。每年各乡镇村收集垃圾的240万元专项经费,均由区政府埋单。
今年,区里还为每个村屯按照每200人配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了村屯环境卫生保洁员,保洁员工资及各乡镇运输费用全部由区财政列支。垃圾清运车把村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到各街、村的垃圾转运站,然后由各街道配置的铲车将垃圾装载到垃圾清运车上,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走在曙光村整洁、干净的村道上,沈北新区建管局环卫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种垃圾收集清运方式,其实跟市区采用的"垃圾不落地"方式相类似,环卫工人上门免费发放垃圾收集袋,村民只要在每天早晚的固定时间,将垃圾袋放进家门口的垃圾桶里,就会有环卫工人上门收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