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治理存在三大误区 城市河流的生与死

更新时间:2008-05-29 08:28 来源:半月谈 作者: 冯永锋 阅读:437 网友评论0

        就像人离不开水一样,城市离不开河流。作为城市景观“上档次”的标志,城市必须拥有一条河流,这几乎已成为所有中国市长们的共识。没有河流的城市,要挖空心思引进、“制造”一条河流;原来就有河流的城市,则不惜投入巨资治理污染、重新形成“清水绕城”的景观。但是,城市河流摆脱污染命运、走向“景观化”的同时,自身的生态功能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中国的城市河流可谓命运多舛。在环保观念缺失的过去,城市河流曾被当作可以无限制利用的对象,工业、生活用水的来源和废水、污水的排放,都在向河流伸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河流终于因承受不住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崩溃,自净能力丧失,沦为城市的排污渠和下水道。之后,有的被填埋,有的被遗忘。现在,对城市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使许多城市开始投入巨资对城市河流进行治理,如截断沿河排污管道、疏通河道、注入清水,使河流重新成为可资亲近、可供玩赏的对象。河流能够提升城市的价值,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人们忘记了,河流并非“水流”那么简单,它还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如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相互构成完整的食物链,维持着良好的平衡,同时也维持着河流的生命和价值。一条拥有完整生态系统的河流,对于环境的贡献远远超出视觉上的景观价值,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持续供给我们丰富的礼物;而没有生态系统的河流,在生物学意义上已经被宣告死亡,它的生态价值几乎等于零。然而,我们很多时候营造的城市河流,恰恰是后者。许多城市的河流,远看清水如带,非常赏心悦目,但近看却在水里找不到任何活物,这样的“水渠”实际上就是死亡的河流。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指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存在三大误区。其一,是把城市河流作为单纯的防洪工程来治理,建设了大量的防洪堤坝,把城市河流分割得支离破碎,人为阻断了河流的生态循环。其二,是河道的硬质化,使大量水生生物无法生存。其三是过度集中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及时补给河流的生态用水。这一切,都成为城市河流恢复生态功能的大敌。

        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为了防汛不断加高防汛墙,河道土堤都改成“高标准”的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岸,河道断面形式变得十分单一,生物生育条件被破坏,河道也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

        除了为防洪目的人为阻断河流循环外,有的城市在营造水系时或限于客观条件,或由于观念不到位,导致河流水系无法形成生态循环。以北京为例,它是一个拥有丰富水系的城市,近年来在恢复历史水系方面不遗余力,甚至在新建的奥林匹克公园内也营造了“龙形水系”。但据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城市乐水行”项目组一年多来的调查,北京的水系在很多地方仍无法连通。

        北京的水系过去是相对连通的,颐和园与圆明园,圆明园与北大,北大与清华,长河与六海,六海与亮马河、通惠河、护城河等,一直都互相连通,互相救助。水系只有连续才呈现出水之美,水只有活起来才能保持生命力。但现在,由于生态用水的减少,各个还称得上自然水面的地方,都采取自保的办法,用“防漏”的高闸厚板把自家水封闭在领地之内。比如圆明园水系不再与北大水系连通后,北大的未名湖只能依靠地下水补充,其他的小湖自2002年以来就任其干涸;北大与圆明园之间的万泉河,2007年10月份开始从清河再生水厂调来再生水,当时的说法是每年能供给120万吨(每月10万吨),但也是“闭路循环”,水从“源头”放出后,到汇入清河处,再用管道泵调回“源头”。这种闭路循环、互不连通的做法,让北京水系丧失了原有的活力。

        除了各种防洪和“防漏”工程设施“肢解”河流外,河道的硬化也给了河流生态致命一击。北京过去一是怕污水下渗,二是怕雨水形成祸害,因此,城市里的河道都被硬化衬砌、拉直截平。河流的底部与两岸都被水泥和石块进行衬砌之后,河流丧失了其生命的尊严,河流成了排水沟,水成了“景观水”。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被毁灭殆尽,“河流伦理”被践踏无遗。

        近年来,北京市意识到河道硬化的弊端,新治理的河流不再进行河道硬化,而是通过栽种水生植物、放养鱼苗等进行净化处理,尽量保持河流的原生态。这从北京亮马河的整治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亮马河的东直门至珀宫酒店段,“河道仿生”做得相当成功,虽然仍旧可以看到硬化的痕迹,但隐藏得已经非常巧妙。不过一些细节仍不够到位,如河岸砌上的“鱼巢石”,据说可以让鱼在里面产卵,但这些石头高高地砌在离水面至少有一米的地方,除非发大水,否则鱼绝对不可能跃到这里面“产卵”。

        在生态用水减少之后,用处理过的城市污水即“中水”来补给城市河流,已经成为一种解决之道。但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采取了“大截排”的污水集中处理的方式,把污水集中起来通过污水干管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样的污水处理系统非常不经济,也无法进行中水的就地利用。北京市近年来开始推广再生水,但大量再生水没有当作河流的“源头水”来利用,而是排入河道,和未处理的水混在一起,没有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水本身存在几种循环,一是最小的循环,也就是被城市“新陈代谢”之后,经过治理,再生利用。二是中循环,即下渗到地底,蒸发到空中,服务于局部水环境。三是参与全球水圈的大循环。假如城市能够把治理过的污水通过科学的方式补给河流,城市河流应该能够在小循环内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也可以改变集中治污的思路,通过改造下水管的走向,引导雨水流向城市河流的“毛细血管”和“动脉血管”,让雨水的收集利用为河流生态服务,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城市水利专家们认为,在我国今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大力保护和恢复城市水环境的自然生态,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先进理念,恢复河道的原有结构形态,为生物营造多样的、丰富的环境条件,不断扩大城市水面和绿地,为生物提供更多生存空间,营造简洁自然的城市河流景观。我们应当从生态的角度,从水本性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城市河流,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可能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之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治理存在三大误区 城市河流的生与死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