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

更新时间:2009-09-18 13:06 来源: 作者: 阅读:5466 网友评论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2.再次练习72型分光光度计或581型光电比色计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提要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原理是:在含铬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使其中的+6价铬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此时十6价铬被还原为+3价铬,而亚铁离子则被氧化为十3价铁离子。调节溶液的pH值,使 、 和 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加入 ,再使部分+2价铁氧化为+3价铁,组成类似 的磁性氧化物。这种氧化物称为铁氧体,其组成也可写作 ,其中部分构价铁可被+3价铬代替,因此可使铬成为铁氧体的组分而沉淀出来。

含铬的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可以应用在电子工业上。处理后废水中 可与二苯揩阱(二苯基碳酰二阱)作用产生红紫色,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即可测定废水中的残留铬含量。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电磁铁(40V,0.5~1A)或磁铁,光电比色计或72型分光光度计、

50m1容量瓶1只、25m1移液管1支。

药品: 结晶、NaOH(6M)、 3(M)、  (3%)、含
          烙废水(含  1450mg/1)、二苯倍阱溶液:取0.1g二苯倍
          肪(二苯基碳酸二肼),加入50m1 95%乙醇,溶解后再加入200m1
         1:9硫酸。此试剂为无色液体,易变质,应贮于冰箱中,变色后不
          应使用(最好配后就用)。

实验步骤

1.取200m1含铬废水(含  1450mg/1),将含铬量换算为 ,再按 =1:16的质量比算出所需 的结晶的质量,用台秤称出所需 结晶的质量,加到含铬废水中,滴加 ,并不断搅动,直到 ,溶液呈绿色时为止。

2.用 调节溶液的pH值至7~8。

3.在煤气灯上加热至70℃,加入6~10滴3%的 ,搅动后,静置,使沉淀沉降。

4.将部分上层清液用普通漏斗过滤,用移液管移取25m1滤液于50m1容量瓶中,加入2.5m1二苯偕肼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过十分钟进行比色。在72型分光光度计上用54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或在581型光电比色计上用绿色滤光片,测定其吸光度。

5.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 的毫克数,再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每升试样中 的含量。


式中c为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的C广含量;

25为所取试样的体积(毫升数)。

6.用电磁铁或磁铁将沉淀吸出,放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附注

 微量 的比色测定中标准曲线的绘制法(供实验准备室用)。

1. 贮备液的配制  先将保证级试剂或分析纯级的 在110~120℃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准确秤取0.2828g,溶于去离子水中,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 量为0.010mg。

2. 广标准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10ml上面的 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液每毫升含 量为0.010mg。

3.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上面的标准溶液 0m1、 1.Oml、 、 3.0ml、 4.0ml、 ,再各加入 左右离子水和 二苯偕肼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过10分钟进行比色。如用72型分光光度计,可用584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如用581型光电比色计,用绿色滤色片测定吸光度。

4.将 含量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