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湖北省宜昌市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正在建设之中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生态宜昌的重大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创模活动,通过大力实施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有效保障了三峡坝库区水环境质量,为宜昌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库区防治,擦亮峡口明珠
宜昌,因水而兴。
1984年,紧靠城边的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宜昌这座峡口明珠,第一次被全世界所认知,迅速成为鄂西重镇。
但让宜昌人始料不及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的污染问题,摆到了宜昌人面前。城市管理者和市民从中读懂了一点,城市发展,需要有环境保护的支撑。
1994年,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启动,宜昌,又一次成为世界目光的焦点。与难得的机遇同期而至的还有巨大的挑战,库区生态环境影响与三峡工程一样备受瞩目。
作为坝区库首的宜昌,三峡工程回水将淹没3个县、22个乡镇,从三峡工程蓄水前,宜昌就成为库区环保的先锋。
库区搬迁,环保先行。宜昌率先对三峡库区淹没线下的生活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进行了清理,并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环保机制。自2002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并在宜昌三峡库区和影响区域兴建了14个污水处理工程、12个垃圾处理工程、1个固废危险品处理工程、两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6个与沿江城镇相配套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延伸至坝区库首的每一个乡镇,不仅彻底改写了垃圾污水直排长江的历史,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环保屏障,还使库区广大移民树立起保护环境的理念。在这场重要的环保战役中,秭归、兴山新县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卫生城镇”和“国家园林县城”的称号。
在库区水面不断抬升的过程中,宜昌城市管理者严格按照“库面清,库岸洁”的原则,开展库底固体废物清理和水面漂浮物打捞。大力推行污染防治系统完备的标准化船舶,逐步淘汰设施简陋的老、旧船舶,禁止长江宜昌段内6类共110余艘船舶向长江排污,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铅封。建立起江岸漂浮物不入水,江面漂浮物不出境,江上船舶垃圾不入江的立体防线。今天,三峡库区宜昌段呈现的是一派江清岸洁、百舸争流的靓丽景色。
流域治理,浣清城市水带
宜昌是一个多水的秀丽城市,黄柏河、香溪河、柏临河蜿蜒过境,最后流入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次级河流水体受江水的顶托,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为此,宜昌市政府启动了黄柏河、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清库清漂工程,并在城区周边重要河流柏临河、运河流域启动综合整治工作。
黄柏河是“两坝一峡”中的最大支流,由于两岸人口稠密,加上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不断排放,黄柏河下游水质逐渐恶化,曾一度变为劣Ⅴ类水质。城市管理者把整治次级河流污染,保证库区滞水区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作为目标,对黄柏河流域污染进行了系列综合整治。
上游治理废弃矿井、封堵废弃洞口,治理矿渣总量11.6万立方米,建尾矿坝1021米;中游建设5个中心集镇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一座小型垃圾填埋场;下游开展城市垃圾、污水治理,河道清淤29.55万立方米,黄柏河小溪塔城区段和罗家小河护岸10940米;流域内关闭各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30多家,关停矿山企业70多家,实施挂牌督办和限期治理50多家,使所有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经过系统治理,这条轻绕城市的水带,水质达到Ⅱ类水的标准,呈现出河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长流的景观。
与此同时,柏临河流域和香溪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项目也已全面实施。柏临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龙泉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置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4亿元,于2005年破土动工,目前已经完成小集镇垃圾收集清运治理,矿区挡渣墙的砌筑,硫铁矿、煤矿洞口封堵、硫铁矿矿渣处理等工程。工程完工后,香溪河流域的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水源保护,鼎承民心之举
“以前打开水龙头,往往要放半天混浊水后,才能流出纯净的水。政府搞创模,我们的饮用水水源得到有效治理,我们家里也喝上了放心水。”9月6日,宜昌市猇亭区居民杜娟逢人就夸市政府实施“碧水工程”,真正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宜昌市辖区内除长江、清江大型河流外,还有水库420座。为此,市政府专门组织编制了水资源、地下水、黄柏河流域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等综合规划和区域规划,对城区及各县(市、区)划定水源保护区。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2007年,宜昌市环保局对县(市、区、乡镇)以上的集中饮用水水源进行重新划定,同时对城区3个饮用水水源和宜都、当阳、枝江3市的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市政府讨论通过,上报省政府批转执行。
此外,还开展了水库投肥养殖清理,全市所有大中型水库和有集中供水任务的小型水库全部解除养殖合同。如黄柏河流域西北口水库50多个养殖网箱全部拆除,为城区百万居民饮水安全消除一大隐患。
同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沪蓉高速宜昌至巴东段路线规划穿越官庄水库保护区,最终因对饮水安全有影响而改线。宜昌中孚化工公司欲在黄柏河流域建选矿厂,因保护区内禁止选矿,项目另选厂址。宜昌市还关闭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18家选矿厂,处理了多起违规建设项目。
目前,宜昌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Ⅱ类以上标准,市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宜昌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有效推动了宜昌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监测数据表明:5年来,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全面达到规定的地表水功能区划标准。三峡库区蓄水后保持了一库清水,长江干流水质保持了蓄水前的水平,长江流域宜昌境内4条主要支流流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