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研发隧道净化系统为越江长龙"清肺"

更新时间:2009-03-02 09:39 来源:文汇报 作者: 阅读:411 网友评论0

摇起车窗、屏住呼吸―――来往于黄浦江底隧道的乘客,常常会这么做。眼下,上海科研人员正尝试用纳米技术为越江长龙再造一套“呼吸系统”。明年世博会期间,市民和游客可望在隧道里放心大胆地呼吸。


黄浦江底隧道
 

记者获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道路隧道空气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应用”,已顺利在沪完成中试。不久,一套由上海自主研发的“隧道空气污染物净化治理系统”,将在打浦路隧道作现场应用及示范。

目前,上海已建成7条越江隧道,世博会前还将有7条建成通车。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商务区“井”字型路网改造的推进,本市还将建造15公里长的地下道路系统。

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呼吸系统”的先天不足让隧道里暗藏危机。由于内外空气交换不畅,汽车排出的尾气在隧道内不断累积、反复回荡,威胁着驾乘人员的健康。目前,国内外城市普遍采用高空风塔为隧道通风,这种外插“呼吸机”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不仅影响城市景观,也加大了局部大气污染控制的负担。

能否拔掉“呼吸机”,从内部着手,为越江长龙“清肺”?2006年起,由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展开合作攻关。好比人咳嗽时服用的糖浆,科研人员决定研发一种由多种纳米材料配比而成的“复方制剂”,作为净化装置的“新式利器”。

为隧道“清肺”的原理,与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有些相似,只是难度上了几个台阶。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丹农告诉记者,通常,汽车在行驶中排放的尾气温度高达200℃-300℃,污染物容易被催化和净化;而隧道里的尾气处于常温,且浓度低,发生吸附与催化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经过数百次配比试验,课题组终于找到了“纳米糖浆”的最佳配方。中试结果显示,它能催化和吸附隧道废气中超过80%的一氧化碳、90%的氮氧化物、40%的碳氢化合物和近99%的二氧化硫。再配以爱“吃”灰尘的静电除尘技术,即可滤清废气中90%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

在项目中试现场,记者看到了即将赴打浦路隧道应用示范的“隧道空气污染物净化治理系统”。一条8米长的不锈钢装置与两台(柴油、汽油各一台)不停运转的汽车发动机和一台粉尘发生器紧密相连。技术人员说,这是在模拟隧道内的行车环境。开“膛”破“肚”,装置内部满是方形的蜂窝陶瓷滤芯,每个方盒子都已在“纳米糖浆”中事先浸泡并烘干。它们有的善于将废气催化成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有的干脆将有害物质吸附上“身”,整个“清洗”过程只需短短0.3秒。从理论上说,方盒子可以很长寿,经每年一次的再生处理,即可不断循环使用。

据悉,这个系统目前已申请9项专利。除了用于隧道等地下道路系统,一些嗅觉敏锐的钢铁企业和发电厂看中了它脱硫脱硝的“潜质”,已陆续上门洽谈合作事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上海研发隧道净化系统为越江长龙“清肺“…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