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产业化尚面临诸多难题 水葫芦泛滥灾害不断

更新时间:2010-01-27 08: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415 网友评论0

长江武汉江段在2009年11月传来水葫芦肆虐的消息。据当地媒体报道称,这是湖北省武汉市近年来覆盖面积最大的一次水葫芦入侵:水葫芦绵延足有136公里,布满了整个武汉江段。水葫芦的突然“造访”使当地立即加大了水质监测力度。而据武汉市城管局水上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武汉各水厂的取水并没有受到影响。

随着水葫芦在武汉江段的猖獗,水葫芦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关于它的危害、治理等问题也被议论开来。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年跃刚接受记者采访,对备受关注的水葫芦问题进行了解读。

水葫芦在中国尚无天敌

水葫芦泛滥,已屡见不鲜。据年跃刚介绍,水葫芦生长呈周期性,夏秋之交正是其生长旺盛期。“水葫芦喜温喜光,当水温达到水葫芦的最佳生长温度(27~30摄氏度)时,水葫芦就会大量繁殖,使得数量迅速扩增。”年跃刚说,“夏天的时候,一株水葫芦可以分化成上万株。”

而对于生长繁殖能力极强的水葫芦而言,外部制约相对缺少无疑是导致其泛滥的又一原因。据了解,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于20世纪60~70年代作为猪饲料被引入中国。“当时在引入水葫芦的时候并没有同时引入它的天敌。”年跃刚解释说,因为外来物种的引入存在很大的风险。他同时表示,尽管近年来生物防治水葫芦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至今并没有与水葫芦形成天敌制约的关系。

水葫芦泛滥 将加速生态系统由水生向陆生演替

对于水葫芦泛滥的危害,年跃刚表示,从大范围水域角度来看,主要是对行船、水流、防洪、景观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水葫芦的泛滥则将加快水生生态系统向陆生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他解释说,水葫芦漂浮在水面,因为光合作用充分,从而会形成优势种直至覆盖整个水面。而水下植物则会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而死亡,然后将随之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而物种的减少必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随着其他水生物种的灭亡,水葫芦会成为绝对优势种。它会沉积到水底然后腐烂。长远来看,水底会逐步升高,总有一天水生生态系统会演替成陆生生态系统。”年跃刚说。

此外,由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时,会使水体发臭。可见,水葫芦泛滥也会对水域景观功能造成破坏。

水葫芦产业化道路 面临问题重重

然而,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的水葫芦也并非一无是处。2009年8月,经诱导培育的巨紫根小柄叶水葫芦净化滇池水污染试点成功。这是否意味着水葫芦将实现从“污染环境”向“治理环境”的重要角色转变?

年跃刚表示,水葫芦强大的生长繁殖能力的确具有两面性:它的迅速增殖的确会给生态系统平衡带来影响;但它同时也是快速去除水中氮磷的一把好手。

目前,在大面积湖泊河流水体中,对水葫芦的研究多在控制方面,即如何降低其对水体破坏以及对行船的影响等等;而在小规模的可控水域中,更多的研究则是集中在水葫芦的应用上。

年跃刚表示,水葫芦的应用会受到诸如经济性、后续利用、季节差异等问题的制约,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水葫芦形成产业还很困难。

对于诱变水葫芦在滇池的应用,年跃刚推断,此举或只能应用于小规模的可控范围,对于大规模地应用于滇池水体,仍会存在整体控制、景观破坏等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产业化尚面临诸多难题 水葫芦泛滥灾害不断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