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中国需要应急系统

更新时间:2009-02-04 08:49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 阅读:364 网友评论0

岁末年初,网上有人列出了近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名单,转载者颇多。中国近年来水污染恶性事件频发,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湘江镉污染、太湖蓝藻暴发、秦皇岛洋河水库水华、云南富宁县危险化学品翻车污染事故、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故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不断发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有毒化学品污染重大事件和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饮用水源被污染事件。

中国政府已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并将之列为中国面临的污染问题的首位。“高发的严重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表明仍然需要继续改革,并加强现有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响应的制度。”世界银行高级环境专家谢剑在近日举行的《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报告发布会上提出上述观点。

水危机致中国GDP损失约2.3%

过去30年,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

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污染损失》估计,水危机导致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约2.3%。这样的估算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局部,并没有包括尚未作出估计的损失,如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和河流干涸等的生态影响,以及大多数水体因污染造成的舒适性丧失。

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2004年一共发生3988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年1000起。这些水污染事件不仅造成河流污染,而且导致严重的水短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测算,仅2004年一年,水污染事故的总损失达到2.54亿元,是2003年主要水污染事故损失的10倍。

严重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稀缺。目前,在中国,每年有约250亿立方米的水因受污染而不能使用,成为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地下水耗竭的部分原因。470亿立方米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水被供给居民家庭、工业和农业使用,导致相应的损害成本上升。另有240亿立方米超出可补充量的地下水被开采,造成地下水耗竭。

水稀缺也削弱了水体发挥其生态功能的能力。由于取水过量,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河流连最低的环境和生态流量也不能保证。为补足地表水的供求赤字,华北地区越来越依赖于地下水的抽取,而且抽取量往往超过可持续的水平。这样的过度开采已造成地下水源的迅速耗竭,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和湿地干涸以及很多城市地面沉降。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08年12月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时指出,“主要污染物减排面临巨大压力。虽然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实现双下降,但是距离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5年减少10%的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另外,污染治理设施和减排工程运行不足、部分企业偷排漏排等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减排效果。”

水污染导致健康风险

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2004年,在745个监控河段中,28%的水质属于劣Ⅴ类(即用于任何目的都不安全),32%属于Ⅳ类和Ⅴ类(只可用于工业和农业灌溉);在监控的27个主要湖泊和水库中,48%的水质属于劣Ⅴ类,23%属于Ⅳ类和Ⅴ类,只有29%达到Ⅱ类和Ⅲ类标准(经处理后可供人类使用)。

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每一起水污染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饮用水,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污染下游地区居民饮用水的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公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谢剑分析,“水稀缺和水污染造成的最大损失与饮用水源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有关。”

中国有超过3亿农村居民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根据2003年的数据,中国农村地区居民因发生腹泻和癌症导致的疾病和过早死亡的经济损失估计为662亿元,约占GDP的0.49%。

周生贤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依然面临威胁。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调查显示,有1/4左右的水源地存在污染物超标现象。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管理还仅限于主要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与管理在大多数地方还未纳入工作范围。”

2006年,中国污水排放总量上升到了537亿吨。从2000年开始,生活污水排放超过工业污水排放,成为最大的污染源。直到2007年,水污染排放上升的势头才开始显现下降的迹象,据报告,2007年的COD排放比2006年减少了3.14%。不过,水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污水只有56%得到某种形式的处理,虽然工业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2%。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2005年11月1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日的清晨,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突然爆炸。这起油库起火事故向英国应急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应急来应对大火及其后果。在这一起系列爆炸事故中,应急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了爆炸现场,这些应急人员都熟悉工厂情况和化学品风险,曾实施过应急措施,并且通过电话获得全天候的技术支持。

世界银行的专家们认为英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值得中国借鉴。应急的关键在于多个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包括:消防队、警察局、救护队伍、环境署、卫生与安全执行局以及国家化学应急中心。这些机构共同制定了灭火计划,尽可能减少向当地水体的排放,同时使当地民众及时了解存在的风险以及他们需要采取的措施。

松花江事件以及之后的一系列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揭示了中国环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制度的薄弱。水污染事件牵涉到政府、企业和公众,还往往跨越行政辖区的边界。在中国,与突发水污染事件预防和应对有关的机构包括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方公安、消防、环保、交通、供水、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还有流域管理委员会。由于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明、沟通协调不足,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往往出现信息传递失效,因而无法作出及时而协调一致的反应。

在《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报告中专家们建议,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机构应作为权威机构,采用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注重事故预防和减轻化学品事故的影响,对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管理方案是否适当合理进行审批。应当定期对生产许可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案以及应急计划进行审查,在有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也必须进行审查。行业现场应根据危害等级分类。所有高风险的工厂,不论其建厂时间,都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要求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和应急计划。

同时,中央政府应建立和维护所有化学品和污染源的综合名录,包含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信息。应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目前正在建立的两个化学品名录系统的功能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所建立的名录应一致和全面,应便于在公共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中使用。应建立化学品全面标签系统,并应用于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之中。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曾指出,“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污染治理旧账未还、又欠新账,水污染事故将进入一个高发期。”一个有效、迅捷、协调的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大潮中十分必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中国需要应急系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