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水资源税应真正体现资源价值
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自来水价格上涨的新闻就此起彼伏,到最近,就变得更加集中了。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的水价已经上涨,而沈阳、西宁、洛阳等城市也都开了与此相关的听证会,水价上涨也就成了这些城市里早晚的事儿。而且这次价格上涨的幅度还真不算小,有的地方一下就把涨幅涨到了40%还多,为什么近来水
的价格都要涨?
有人说,最近中国“烽烟四起”,在打一场“水战”。这场“水战”的起因是来自于洛阳、宁波等地的自来水公司以亏本为由要求上调水价,当然也有聪明者以“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为口号,并祭出保护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之类的大旗。其实自来水公司是否亏本,只要看看他们公司的大厦,看看他们的福利就知道。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可谓一语中的,自来水公司属于“账面亏损,但实际上利润并不差”,其员工福利都很好。他们拥有垄断利润,但账面又是亏损的,因为利润被合法转移了。之后就有媒体公布出一家公司在经营宁波的自来水业务中,其毛利率达46.85%,超过了暴利的房地产业,成为最能赚钱的公共行业。
可以说,在水资源的费税改革尚未进行,水资源费亦未上涨的情况下,水价上调只是尽数进了供水企业的腰包,保护水资源只是他们要掏消费者钱袋子的幌子。比如一些地方随自来水一同收取的的污水处理费,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污水处理厂如有上级检查时,设备就转动,上级检查人员一走,设备就停止使用,污水依然排放。污水处理设备不转动,节约下来的电钱,就成了污水处理厂的福利,如此一来当然无法体现资源配置的目的。
水资源税作为地方税,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如果把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也就名正言顺了,一旦定为税,就会产生法律效益,可避免滥收产生的不公平。水资源费税改革只迟早的事,征收水资源税是一个方向,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科学协调发展。但在收取水资源税的过程中如何真正体现资源价值?却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事情。假如像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一样只是一个摆设,消费者的污水处理费收了,而污水却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钱只是进当地政府的财政以及成了污水处理厂的福利,这种改革还不如不改好。
法国人孔狄亚克和萨伊把价值的起源归结为效用。这种价值观的典型观点是:“没有人会愿意用任何物品去换取全然无用的物品,但谁都会让出他已经占有的物品,以换取他需要的物品。”法国人布拉马基等把价值的起源归结为稀缺性。因而,数量多较数量少的东西价值小。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稀缺和效用使其价值具有自然基础,但水资源价值的实现却来源于交易。只要水资源进入市场,水资源的价值就是现实的和无法否定的。由于水的消费和供给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因此,政府是惟一有能力实现水资源公共管理的机构。征收水资源税主要体现对资源价值的重视,从资源的角度分析,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市场交易是其价值的社会基础。
开征水资源税,其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当今的现实是我国地下水长期超采造成的水位急剧下降、水源枯竭,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水污染,实际可供我们使用的水资源数量已不断减少。但如果消费者上交了水资源税,仍然不能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的状况,不能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显然这种改革就有悖于初衷。现在水价普涨,钱能进国库用于治污染保护水资源吗?可以想象到,又是肥了这个垄断产业。所以说,根本无关水资源价值提高的水价上涨,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问题,而不是什么资源问题。
如果说水资源短缺,那也是污染的结果。不能遏制污染,谈节约、合理利用、配置效率、资源价值,都是骗人的把戏。水资源税要真正体现资源价值,就要用在治污染上,用在水利建设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