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也愈趋严重,尤其是工业污染,占到了我国环境污染份额的70%以上。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环境问题,已经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里集中显现。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工业化发展全过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和生产方式,走出一条资源效率高、环境污染少、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下大力气加强对工业污染的全方位治理。要严格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抓好重点行业及企业的废水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以沿江沿河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推广使用清洁燃烧技术,严格控制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对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实行自动监控。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废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欠工业环境保护的新账,多还工业污染治理的旧账。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立严格的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加大电力、钢铁、建材、铁合金、造纸、纺织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鼓励、引导外商投资节能环保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鼓励建立工业垃圾回收系统,推动工业垃圾的循环利用。重视依靠技术创新,大力开展对工业废弃物的深度加工,培育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把工业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与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考核,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创新工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完善排污收费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尽早实行排污权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偿还能力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治污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工业环境责任保险和工业环境风险投资。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投入只有达到GDP的2%至3%的水平才能实现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要引导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实现污染的集中治理。浙江等地的实践表明,在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的地方,一家污染治理企业同时为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污染治理专业服务的集中治理模式,是解决中小企业单独治理污染在规模上的不经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等难题的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和环保服务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物理污染控制、专用药剂和材料、高效生物填料和专用催化剂、垃圾卫生填埋防渗材料等。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服务、环境技术研发与咨询、环境风险投资为重点,以市场化为主体,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重点发展工业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环境设施建设运行的市场化,大力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化的作用,采取多种鼓励措施,努力促进环境保护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