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电子产品回收作坊式处置能否顺利退市?

更新时间:2010-03-29 11: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257 网友评论0

4月1日起,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开始正式实施。《规范》明确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收集、运输、贮存、拆解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对于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将起到积极作用。

对规范的要求,企业能不能做到?非正规的作坊能否就此顺利退市?行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支持?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宇平博士。

提高准入门槛

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淘汰落后处理工艺

近年来,伴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普及,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主管部门尽管有了引导政策,但对具体处理方式、程度等要求一直未明确,导致行业处理技术和设备花样百出、良莠不齐。而不少从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的处理方式大多轻视甚至忽视了拆解处理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一直未能走上健康之路。

比如知名的电子废物集散地——广东省汕头贵屿镇,大多采用煤炉烘烤电路板,脱离元器件后,再用焚烧、酸浸等方式获取有价金属。而剩余的低价值、难处理的非金属类物质则随意抛弃,造成对土壤、水体和动植物的严重污染。

对此,张宇平认为,环境保护部此次发布实施《规范》,就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收集、运输、贮存、拆解、处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及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规范的指令。“《规范》的实施,有利于将企业的处理行为纳入严格、有效的控制范围内,也为地方各级环境主管部门监督企业行为提供了具体政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行业的规范发展。”

“《规范》中提到禁止露天焚烧,禁止使用冲天炉、简易反射炉等设备和简易酸浸工艺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淘汰落后处理工艺。”张宇平告诉记者,《规范》在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提出的要求时,使用了“禁止”、“应当”、“不得”等词语,从制度上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加强行业环境保护。

此外,《规范》中还提到应当预先取出零件、元器件等材料,给企业提出了中肯、可行、合理的要求,利于企业领会和掌握处理技术。“既表明了《规范》要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坚定立场,同时又考虑了实际情况,为企业拆解处理行为提供了合理建议,符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实际。”张宇平说。

企业落实有难度

部分要求缺乏技术设备支撑

从行业的角度,张宇平对《规范》的出台实施表示双手欢迎。不过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隐忧”。

首先,《规范》中要求将含汞元件、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管、制冷剂、含铅玻璃等废物交给有资质的企业处理或危废处理厂进行处理,这些废物能否得到妥善处理是关系到整个流程对环境是否造成影响的关键所在。而对某些废物的处理,国内尚无相应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需要进口。而虽然引进国外处理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在国内产业政策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进口设备昂贵的价格将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造成上述废物无法得到妥善处理。“根据目前现实,此类要求实际上落实难度较大。”

其次,因为是先有行业后有规范,在其实施后,已有从业企业需要调整原有技术及设备,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势必会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成本,降低处理企业利润空间。

而据调查,当前整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投资回报率偏低。有资料显示,当前国内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及处置的企业,在经营上基本处于维持甚至亏损状态。“《规范》的实施可能进一步增加其成本负担,如果没有相应的补贴、优惠措施,从业企业将面临诸多困难的选择。”

张宇平进一步分析认为:一方面,部分企业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困局,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可能选择退出本行业。“但从全局看,部分企业的退出,不但不利于目前大量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急需处理的需求,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由于无法达到《规范》要求,但又不愿轻易退出行业,可能就会变成“双面人”:在部分处理设备上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而实际上仍采用简易方式进行处理,使《规范》形同虚设,失去应有的作用。

技术倾向性模糊

没有明确哪些是重点支持的先进处理技术

“《规范》中提到了国内现有的大部分处理技术,但同时又没有明确哪些是重点支持的先进处理技术。”张宇平认为,这就对企业选择先进、环保的处理技术造成困难。

《规范》在废弃印制电路板处理的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中提到,可以采用水力摇床分选方法和焚烧方法。而实际上,水力摇床分选方法由于存在水耗大、树脂基材无法进行直接再利用等缺陷,已经在某些省被列为淘汰技术。焚烧方法同样也存在无法实现树脂基材再生利用的问题,而且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属于国际难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而据张宇平介绍,一种名为机械物理粉碎方式的技术已得到环境保护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肯定。这项技术既实现了对金属、树脂基材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又能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张宇平认为,《规范》在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要求方面应当明确哪些是国家相关部门推荐的先进技术,同时在实施层面与相关部门配合,确保从业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处理,使行业发展走上高科技含量、环境友好的健康之路。

正规企业需要支持

技术、监管和补贴一个都不能少

在张宇平看来,《规范》的出台对于电器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还不够。“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在技术支持、加强监管、落实补贴等方面,政策上尚待完善。”

张宇平说,首先要尽快出台行业具体处理技术标准。《规范》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工信部发布的《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等相关文件,将列入推荐目录中的先进技术纳入《规范》之中,确保最先进的技术能应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

其次要加强监管。为确保《规范》的顺利实施,发挥其应有作用,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加强对拆解企业的过程监督,确保企业采取相应环保技术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处理、处置。

另外,要加大资金补贴力度。目前,国内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行业利润较低,现有技术又不够成熟,《规范》的实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投入要求,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主管部门应该对有资质的拆解企业从投资建设、运营处理、财政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一定补贴或奖励,吸引符合《规范》要求的企业投入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

张宇平最后表示,值得期待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将于明年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将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给予处理企业税收优惠等,将有力提振企业的信心和兴趣,为推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电子产品回收作坊式处置能否顺利退市?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