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哈尔滨市分质供水

更新时间:2012-08-17 13:02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 阅读:1442 网友评论0

16日,《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规划》指出,哈市将逐步推行分质供水,新建小区配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套供水系统,城市生活饮用水将主要喝磨盘山水,冲厕、清扫、绿化灌溉将用松花江水。

节约优质用水 推行分质供水

2009年11月磨盘山二期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之后,原水水质相对优良的磨盘山水库水取代松花江水源,成为哈市江南主城区的唯一城市供水水源。其用途包括: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市政杂用水。其中生活用水中的冲厕、清扫用水,市政杂用和大部分工业用水水质要求相对较低,以优质的磨盘山水厂供给,浪费了宝贵的优质用水水源。与此同时,随着哈尔滨市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区人口及用地规模迅速增加,城区供水范围及用水需求量将显著增大,而磨盘山供水系统现状已接近设计供水规模,难以满足这部分增长的用水需求。若保持现状供水模式,今后一段时期部分新建区域城市居民将无法分享到优质的磨盘山水源,而逐步推行分质供水将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

哈尔滨市区未来可用城市供水水源包括磨盘山水库、西泉眼水库、龙凤山水库、松花江和再生水等。规划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按照优水优用、合理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原则,逐步推行城市用水分质供水措施,即工业用水和市政杂用水主要考虑以松花江水和再生水为水源,其替代出的磨盘山水库水,供给更多城市居民作为生活用水用途。对于部分新建小区可度点建设应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套供水系统,分别供给磨盘山水库水和松花江水,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和冲厕、清扫用水。新建工业园区建设“自来水”和“再生水”两套系统,分别以松花江水和再生水为水源,作为工艺生产和市政浇洒等生产用水水源。此外,对于哈南工业新城等区域部分特殊的工业用水大户,可敷设独立的松花江原水管道,供给松花江水满足工业用水需求;城区部分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和三沟景观用水补水可敷设相应的再生水管道,以再生水为水源满足其用水需求。

打通过江隧道向松北呼兰输水

输水管线的走向、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尽量沿道路敷设,以便于维修。输水管线尽量做到线路短、起伏小、土方量小,少占或不占农田,尽量减少拆迁量,降低工程投资。综合考虑供水的安全性和近、远期工程结合的可实施性及经济合理性,尽量避免穿越公路、铁路及难于施工的地段和特殊地质构造地区。

根据以上原则,江南主城区向江北的输水管线由规划过江隧道输送至松北区,然后再输送至呼兰利民开发区;规划新建阿城第三水厂输水管线沿哈牡高速公路敷设。

配置环状管网提高供水系统安全

为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规划采用环状管网为主的供水系统,增加供水管道的密度,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性。

主城区供水管网已基本形成环状系统。规划供水管网布置,充分考虑利用现有供水管道,并使供水管网覆盖整个规划区,同时兼顾分期建设的可行性,根据远期供水需要,确定管道管径。对于部分远期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供水管道,应根据规划逐步进行改造。

规划给水干管沿道路敷设,并尽可能布置在用水量较大的道路上,力求以最短的距离敷设,减少配水干管的数量,平行干管的间距为500-800米,连通管间距800-1000米。

为满足消防用水需求,规划哈尔滨市政街道上的供水管道最小管径不小于DN150。

扩大城镇供水半径 城乡供水一体化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切实解决结构性缺水及供水多样化带来的矛盾,合理配置水资源,哈市规划确定在有条件的村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本着“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良性互动”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城镇供水设施,扩大供水半径,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达到“城乡”双赢,集约利用水资源和水环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

《规划》明确,哈市要合理配置水资源,努力创建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确定在西泉眼水库向城区输水沿途有条件的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逐步提高哈尔滨城乡水源水质。加强哈尔滨城市公共水厂建设,同时加快现有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包括主管网、二级管网、三级管网,以及沟通各供水区域的环网建设。

江南主城区新建四座供水厂

近期规划(2010年-2015年),哈市江南主城区以磨盘山水库为水源的净水厂供水为主,以松花江为水源的净水厂和地下水厂供水为辅;松花江以现有前进水厂供水为主,同时新建万宝水厂(地下水源)一期工程;阿城区以阿城第二水厂人工水为主,同时新建阿城第三水厂(以西泉眼水库作为水源)一期工程;呼兰区(含利民开发区)仍由呼兰第一水厂、呼兰第二水厂、利民开发区一水厂、利民开发区二水厂供水,同时考虑新建呼兰第三水厂和利民开发区三水厂。

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江南主城区以磨盘山水库为水源的净水厂供水和以松花江为水源的净水厂同时供给,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净水厂供水为辅;松北区在现有前进水厂和万宝水厂一期工程供水的基础上,考虑万宝水厂二期工程和净水过江工程;阿城区在阿城第二水厂和阿城第三水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考虑阿城第三水厂二期工程;呼兰区(含利民开发区)在呼兰第一水厂、呼兰第二水厂、利民开发区一水厂、利民开发区二水厂供水和新建呼兰第三水厂、利民开发区三水厂基础上,考虑主城区供水系统统一供给。

2020年-2030年,考虑实现全市各区统一联合供水,供水水源主要以松花江为水源的净水厂供水为主,辅以磨盘山水库、西泉眼水库和地下水为水源的净水厂供给。

强化污水处理再生

哈市规划,城市再生水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根据现场调研及相关规划资料,2010年底哈尔滨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总规模将达到131万立方米/日,远期将达到190万立方米/日,为城市再生水利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在文昌和太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后,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基本都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B排放标准,出水基本满足城市绿化用水要求,但还达不到景观环境用水和工业用水回用要求,需经进一步深度处理达到相关回用标准后回用。

哈市市区供水来源

哈尔滨市区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再生水源,地表水源包括松花江、磨盘山水库和西泉眼水库,地下水源为哈尔滨市区的地下水。

磨盘山水库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下游防洪、农田灌溉、环境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磨盘山水库总库容5.23亿立方米,设计正常蓄水位318.00米,相应库容3.5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23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2万亩。目前,磨盘山水库通过2条输水管道向哈尔滨市主城区供水,最高日供水量约85万立方米。

西泉眼水库位于平山镇,距哈尔滨市中心93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占阿什河流域总面积的32%。西泉眼水库原设计工程任务是以防洪除涝和农田灌溉为主,兼顾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备用水源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II)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4.78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09.9米,相应库容2.89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45亿立方米。2007年9月哈尔滨市政府第四次市长办公会议确定西泉眼水库为哈尔滨市城市供水的补充水源。

松花江干流流经哈尔滨市四区八县(市),区段总长466公里,其中流经市区江段长约70公里。哈尔滨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390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846.7亿立方米,水量较为丰富。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共有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和大顶子山等四个监测断面,其中朱顺屯为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水源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哈尔滨市分质供水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