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北京东城区垃圾分类推“居民自治”模式

更新时间:2012-10-10 12:1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阅读:1014 网友评论0

在许多市民尚未分清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时,北京市东城区的140个小区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变花肥、菜叶制成垃圾酵素、网格化垃圾管理员上岗……“居民自治”式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将在全区推广。10月9日,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城管委获悉,2015年前,80%的小区都将实现垃圾分类。今年,垃圾分类“标兵”将获得表彰奖励。

总体情况

140小区试点垃圾分类

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已实现垃圾分类的140个试点小区均配备了小区用垃圾分类桶,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个一组设置;小区每户居民配发用10升分类桶,按“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两个一组设置。

为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各分类居住小区的三类垃圾,分三条处理路线,其中,“可回收物”便民回收、资源再生,不运输出小区,定时联系再生资源公司上门或就近收购;“其它垃圾”密闭运输、有序转运,由街道环卫所或物业公司就近运输到密闭式清洁站,再由区环卫中心与市环卫集团收运对接;“厨余垃圾”上门收运、统一处理,由专业队伍每日上门收运,保证日产日清,区内中转到厨余垃圾中转站,然后外运至处理基地进行资源化处理。

“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运输一律使用“桶换桶”式垃圾运输车或密闭压缩车,实施专业化、规范化收运。

东城区城管委市容科负责人孙治中介绍,为监督各分类小区的日常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各类分类源头问题,东城区在全市率先将分类小区建设和维护情况纳入城区网格监督系统,即区城管委与区城管监督中心合作,聘请了区城管监督中心90名网格监督员进行达标分类小区的日常检查工作,网格监督员实行“周检查”,对相关问题直接拍照上传,纳入全区考核评价,实行“月通报、季评价、年评比”。

在政策上,今年东城区将对表现优秀的垃圾分类集体、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即以垃圾分类评比为奖励依据,对排名靠前的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以及作出贡献的个人,在年底进行评功评奖。

“垃圾分类一方面是市民良好意识的养成,另一方面就是配套设施的完善。”孙治中称,预计2015年,辖区内垃圾分类居住小区数量将达到总小区数量的80%以上。

背景

无害化处理能力跑不过垃圾增速

市市政市容委表示,2004年至2008年,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近几年虽略有下降,但仍大大高于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对城市环境构成严峻挑战。

今年年内,全市非居民垃圾将实施计量收费,由原来统一收取25元/吨,变更为餐厨垃圾25元/吨,其它垃圾90元/吨,并在2013年、2014年分两次再提价,到2014年拟达到餐厨垃圾90元/吨,其它垃圾180元/吨。

1999年,本市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居民收费标准合计每户66元/年,10余年来一直未作调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收费调整办法。

亮点1

垃圾变花肥免费发居民

在体育馆路街道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的东南角,15平方米的一间隔音简易房内,已经工作了9年的厨余垃圾处理器依旧在“勤奋”运转。这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家伙每天能消耗掉居民们所投放的30多公斤厨余垃圾,直接将它们变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肥料。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小区占地3.4万平方米,有430多户居民生活在这里。小区内虽然只有7栋居民楼,却摆放了11组、33个垃圾桶。每天,11名保洁员负责对投放在这些垃圾桶里的垃圾进行清理。

保洁员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把可回收的垃圾挑出来,二是看厨余垃圾是否符合标准。尽管在垃圾投放点已经贴出详细的类别,比如餐厨垃圾包括:菜帮菜叶、剩菜剩饭、瓜果皮核、废弃食物,但因机器很难将大骨头和坚果的硬壳进行处理,因此保洁员需要把装菜的塑料盒、食品袋分拣出来,把废弃的大骨头和坚果的硬壳拣出来,防止机器“消化不了”。

通过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工作,一年可减少5吨垃圾的投放量,并产生几十公斤有机肥。这些肥料被免费发给小区居民,用作花肥。这也在无形中促使居民们平时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得更加仔细。

亮点2

废油制肥皂节约又环保

在龙潭街道左安漪园小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学习自己动手,将家中的废旧物品变成名副其实的宝贝。

冯秀兰是这个小区的老住户了,令她得意的“小发明”是用废菜叶制成的宝贝垃圾酵素。它既可以用来浇花浇菜,又是纯天然的洗洁精、防臭剂,洗碗、擦桌子、净化空气都能用得上。据了解,垃圾酵素也叫环保酵素,由厨余垃圾混合一定比例的糖、水,经过三个月的发酵后便可生成。“现在我们社区公益小组的居民都会做这个,既环保又卫生。”冯秀兰笑着说。

一个月前,依托社区公益小组,左安漪园社区开始公开在居民中间收集废电池、过期药品和废油三类垃圾。其中,收集来的废油由社区公益小组负责统一回收制作成肥皂,然后再按照环保积分奖励的形式发放给社区居民。居民孙玉芝称,以前家里的废油基本上不怎么处理,大部分都顺着水管冲走了,现在则不一样了,家里的废油都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肥皂,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省钱那么简单的事。

亮点3

分类网格员上岗查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些小区虽然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但实际上厨余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内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混装垃圾。

家住枣苑小区的李先生坦言,自己还没有完全习惯“分类扔垃圾”。年逾五旬的他说,2010年,小区给每户发放了厨余垃圾桶和一般类型垃圾桶。他把这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在厨房,一个放在客厅。厨房垃圾桶主要收集蛋壳、菜叶、果核等餐厨垃圾,“开始觉得新鲜,还能按要求遵守执行,但时间一长,就放松了,枣核、核桃皮、废塑料什么的经常混着扔在一起”。

除了个人习惯问题,垃圾回收环节也待规范。市民郭女士称,来小区收垃圾的垃圾车往往都是三个桶倒在一起拉走,居民们分类丢垃圾等于做了无用功。

对此,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9月份开始,他们与区城管监督中心合作,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当中。垃圾分类网格监督员正式上岗,负责对全区已经实行垃圾分类的108个小区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具体检查标准按照市市政市容委“日检查、月考核、季评价、年汇总”的形式,要求监督员每天巡查不少于两次,检查出的问题也将纳入区网格监督系统,逐一进行督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北京东城区垃圾分类推“居民自治”模式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