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投资3.5亿改造垃圾处理厂
1月7日,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召开2012年城市管理总结表彰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东莞市区垃圾处理厂改造进展顺利,预计7月份将投入试运行。副市长吴道闻参加了会议。
市区厂改造完成投资3.5亿元
2012年,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2%,多种形式处理垃圾取得新的进展,市城管局局长钟耀祥说,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顺利,试点小区住户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均达90%以上。塘厦石潭埔填埋场成为全市首座通过新场扩建带动旧场改造方式,达到国家Ⅰ级无害化标准的填埋场。
同时,市区垃圾处理厂的技改增容项目得到住建部专家的充分认可,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占总投资的70.89%,超额完成了当年投资额度。记者获悉,目前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将在今年7月份试产。此外,麻涌垃圾处理厂已完成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清溪垃圾处理厂正编制环评报告书,虎门垃圾处理厂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简本。
今年,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对此,钟耀祥表示,市城管局将力促麻涌、清溪垃圾处理厂的环评报告书尽快通过审批,并抓紧做好各项前期筹建工作;争取在今年完成凤岗镇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存量垃圾治理,确保2015年前完成治理任务。
远程在线监管拟在全省推广
日前,我市建成首个垃圾处理远程在线监管平台。钟耀祥说,这个平台“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监控每个厂的运行情况,每天可以查看3000个左右的样本数据”,建设经验得到省住建厅充分肯定,并拟在全省推广。
钟耀祥表示,焚烧为主、垃圾分类和填埋为辅,是省、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本思路,建设高标准的垃圾处理厂和最严格的监控设施及队伍,是今后这项工作的抓手,也是兑现市政府“建设让市民放心垃圾处理厂”的承诺的重要举措。
同时,去年我市在东莞植物园设立的“东莞市生态循环试验示范点”项目也通过了市政府审定,今后将以此为依托开展“厌氧发酵产沼”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和使用再生产品处理建筑垃圾的研究。
今年,我市还将加快研究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费用财政补贴方案,促成《东莞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启动1-2座日处理规模200-3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建设项目。
全市环卫统筹管理将统一标准
对于垃圾分类试点,钟耀祥说,市城管系统将编制《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规划》,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监管;从镇(街)已开展垃圾分类的试点单位中选择条件成熟的小区,打造成全市垃圾分类精品试点。
2012年,我市出台了《东莞市城乡市容环卫统筹管理实施方案》和《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方案》。钟耀祥说,目前,部分镇(街)已实现垃圾清运BOT运作全覆盖,各社区建成一批密闭式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实行垃圾统一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石碣镇已经实施了镇统筹各村公厕管理等工作;大朗、寮步、石排三镇率先纳入了市、镇两级共同补贴垃圾处理费的范围。
他表示,今年,全市城乡市容环卫统筹管理的标准要基本统一,生活垃圾规范管理的模式要基本建立。环卫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市场化率要达到80%,村(社区)在市容环卫管理上的负担要减轻50%。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