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先锋环保语录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新能源产业要赶上发达国家仍需关注五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二是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推进的深度结合;三是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四是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应用示范,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五是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新能源汽车的确是破解汽车业当前困境的首选出路,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和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打配合战,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在中国绝对不能鼓励那种大尺寸、大排量豪华型的汽车的发展,中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那条路。从政策来说,未来一方面会加大公共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会鼓励一些小尺寸、小排量、小型汽车的生产与经营。
周生贤(环境保护部部长)
北京PM2.5主要的构成是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说明北京PM2.5最大的“贡献”在于汽车尾气排放,这就是今后北京PM2.5防治的重点。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
天然气有储存问题、输送问题;甲醇现在不能天然生成,必须通过煤和石油来转换,转换过程中间有二氧化碳排放;乙醇批量生产必须用粮食。所以我觉得能够实际使用、不需要基础设施改造的,混合动力是最节油的最有效的节油手段。
王秉刚(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
国内车企与跨国巨头相比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我们国家也应该抓紧做混合动力车,如果不抓紧,又会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目前,我国示范运行的主要是轻度和中度混合动力车,自主品牌的深度混合动力车还处在研发中。我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深度混合和插电式混动产品上。
徐留平(长安汽车(000625,股吧)集团董事长)
汽车产业的核心战略是产品战略。向消费者提供更多节能、环保的车型是今后的首要任务。长安汽车一直将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作为公司的产品策略,恰好迎合了当前的汽车消费趋势。
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
要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必须要有当前治理PM2.5的勇气和决心,加快与汽车发达国家标准接轨,严格标准的执行。目前我国各地的相关检测机构很不完善,许多地方还是空白,有的地方虽有检测机构,但也缺乏权威性,消费者很难维权。我建议各地建立和完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机构,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求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王传福(比亚迪(002594)董事局主席)
欧6标准将要实施,该标准对发动机性能及油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使得车辆运营商的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显著增加。目前,为解决这一难题,欧盟不少国家已将目光投到了电动车上面,这对纯电动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2013年开始,纯电动汽车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拐点”。
李林楷(全国人大代表)
应加快出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国家新标准,明确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由国家制定明确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和产业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并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电动车生产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贺俊之(日产首席执行官)
必须走混合动力化的道路。我们无法从内燃机直接跳跃至零排放阶段。在两者之间我们需要过渡。其实这是我们最初就已有的认识,但现在日产改变了优先级。日产计划未来5年内推出15款新混动车型。
仓石诚司(本田中国本部长)
要想真正实现混合动力的普及,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实现顾客更易于接受和购买的价格,本田正在进行混合动力车型国产化的相关推进工作。本田的目标是2014年实现混合动力车型的国产化,相关工作也已经开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