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治霾困局:环保监管去哪儿了

更新时间:2014-02-28 06: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阅读:221 网友评论0

27日,北京持续一周的严重雾霾终于消散,但对雾霾成因的追问和治理的拷问从未停止。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环保部督察组近日启动了12个地方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结果却令人忧虑,大量工业企业违规排放、本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仍然在堂而皇之地进行生产。与此同时,多地排污监测设备形同虚设,数据失真情况严重。  

不少网民称,治霾是场持久战,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积极行动,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寄望于风吹,以免贻误最佳治理时机。结构调整是治霾长久之计,这有赖于地方政府转变观念、落实行动、加强监管、冲破阻力、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如此,才能打赢这场“呼吸保卫战”,让蓝天白云长久停留。  

环保监管去哪儿了  

有网民称,现实给“如火如荼”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浇了一盆冷水。各种企业排放在挑战环保底线。网民不禁质疑,监管去哪儿了?  

网民“谢伟锋”说,试问烟囱里冒着黑烟,当地政府真的会看不见?等到问题被曝光了,却有各种各样的推辞说词。这样的监管不仅让环境监管跑空,更让百姓感到心火上升。  

还有网民称,相关环境监管部门长期以来习惯于“以罚代管”,在收受了金钱之后,便对污染问题“视而不见”,这为各类污染大肆上演埋下“祸根”。  

网民“嘉言”说,现实中有许多来自老百姓的诘问,会让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无言以对。究其原因,在环境监管中,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有之,环评手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者有之,暗中充当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伞”者有之。  

关键在于转变“官”念  

网民“高世鹏”说,铁腕治霾势在必行,绝不能嘴上治霾,实际靠风吹。“铁腕治霾”,首先要治的不是霾,而是为官者的观念。无论是“唯GDP至上”的政绩观,还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生观,都是“铁腕治霾”的大敌。如果不切实转变为官从政者的观念,不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铁腕治霾”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有网民称,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雾霾治理最终还是要依靠环境治理倒逼产业转型、技术升级,通过提升技术,协调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网民“王悦威”说,地方政府的“唯GDP”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落后,资源价格、税收、补贴的杠杆作用较弱等若干因素都是雾霾挥散不去的缘由。  

网民“寇军”说,最为迫切的,是尽快从严立法,提高工业企业污染的成本,升级油品、严控工地扬尘等等。  

治霾不能“一曝十寒”  

网民“赵强”认为,近来,网络上对“雾霾”各种各样的吐槽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凸显对雾霾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的不满。政府应选择积极行动。  

有网民称,治霾虽然是“持久战”,无法一蹴而就,但一旦患上“健忘症”,一曝十寒,则可能会贻误最佳的治理时机。因此,尽快打消侥幸心理,延续“非常时期”生态考核的压力,只有时刻把雾霾当作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心头,才能将治霾进行到底,打赢这场“呼吸保卫战”。  

网民“王悦威”说,一次又一次的雾霾事实上在不断地提醒着政府和民众,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一场深入灵魂的自我革命,要把中央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既好且快地落到实处,不能只是“暂时停产”和临时治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治霾困局:环保监管去哪儿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