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三年变清不空谈
蓝天白云下的渭河潺潺流淌,河面上波光粼粼,河面上水鸭在这里自由自在的嬉戏,远处还有几只白鹭、黑鹳栖息守望。微风拂过,河边大片翠绿的芦苇盘旋起舞,清香的荷花点缀其间……
这是记者日前在渭河陕西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看到的美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又臭又乱的渭河滩。
2011年,陕西省拉开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的大幕,并提出了渭河实现“三年变清”目标。2012年和2013年,省级共收缴水污染补偿款6500万元,全部用于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渭河水质持续改善,出现了由量到质的变化。2013年,渭河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较2011年下降31.0%、43.4%,劣Ⅴ类水质断面由2011年的9个减少到5个,对渭河干流水质的综合评价由重度污染变为中度污染。
日前,记者走渭河看变化,真真切切感受到渭河三年变清不是空谈。
西安:1200亩 氵皂河湿地实现废水资源化无害化
面对当前治渭行动最为关键的阶段,西安市各部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迅速掀起了全面冲刺的高潮,让广大群众能更多更好更快地享受到渭河整治成果。
西安市的1200亩氵皂河人工湿地项目则采用人为因素形成的湿地,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符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属于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
该项目为改善氵皂河入渭水质,降低渭河干流污染负荷,削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排放总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作用,并成为了西安市政府“八水润长安”的重点环保工程。
在氵皂河人工湿地,记者看到原本又黑又臭的氵皂河流域,如今变成了鸟儿们的天堂,它们在这清水绿草之间,自由自在地栖息、飞翔。
西安奥辉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平均年用水量8000万吨-9000万吨,耗煤量5万吨-6万吨,废水排放量1488万吨,其中COD排放量为5657吨/年,氨氮338.45吨/年,排放粉煤灰11万吨/年,污泥2.5吨/年。
随着沣渭新区的成立、环保部门监管的加强以及环保标准的不断严格,奥辉认识到造纸行业已无法在沣渭新区生存,于2011年初主动提出退出造纸行业,根据《西安市“十二五”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奥辉纸业于2011年12月31日正式停产。这也为渭河变清,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宝鸡:淘汰造纸生产能力7万吨
自2012年开展渭河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动以来,宝鸡市按照“渭河变清,宝鸡领先”的理念,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宝鸡市已完成省上下达的治理项目43个,共淘汰造纸生产能力7万吨,强制性关闭淘汰化纤、造纸等小企业落后产能54.6万吨。
2012年以来,眉县槐芽镇抢抓陕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镇建设新机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湿地资源,以污水处理和生态景观相融合的理念打造了槐芽镇污水处理厂及渭水之央槐泉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580余万元,占地260亩。该污水处理厂采用A/O氧化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工艺,年处理生活污水73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COD)255.5吨、生化需氧量(BOD)102吨、悬浮物(SS)110吨,彻底结束了槐芽镇镇区生活污水“裸排”的历史。
渭水之央槐泉湿地公园,共修建广场3000平方米。该工程充分发挥了自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天然净化作用,构建起湿地公园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水污染控刮与水生态保护并举、污染削减、节水降耗与生态景观建设共赢的路子。
一位当地的农民,高兴地对记者说:“过去我们这里就是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我们都要捂着鼻子从这里经过。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真成了我们平日里的好去处,乘凉、下棋、跳广场舞都可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