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松:锡、锑、汞工业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关于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问题,杨晓松院长讲到:“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非常必要,有几点原因。(1)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环境技术手段已经上升为与法律、经济、行政同等的地位。(2)落实科技兴环保战略,实施环保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等三大环保科技工程。(3)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到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目前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如图1所示。
![]() |
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但是,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图2所示。
![]() |
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最后,杨晓松院长从几个角度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法规和标准方面
1.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防控的技术政策、BAT需进一步完善针对重金属的污染治理的内容,如废气中无组织排放的含重金属烟气的捕集治理,有组织排放中微细重金属烟尘的治理、重点关注几种特定污染物Pb、As、Hg新的研究技术进展、加强对地下水、土壤、固废中的重金属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部分内容。
2.在地下水污染防控方面: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有色金属冶炼厂有关的车间或水处理池(如废液池、废水处理池、废酸处理池等)防渗方面的设计规范或要求,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一般采用混凝土+防腐材料的一系列设计来实现防渗的效果,但是无法明确具体的防渗等级(防渗系数),因此急需出台冶炼行业的废液防渗系统的设计规范。
3.编制出台锡锑汞行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4.提高技术政策体系之间的衔接性和一致性。
5.探索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
6.加强精矿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标准
7.加强标准实施效果评估
二.重金属污染源监管方面
1.制定专门针对有色金属冶炼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措施和方法:
重金属总量控制
重金属排污申报
排污许可证
限期治理
监督执法
建立重金属污染监测、监管和预警应急管理体系
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纳入行业环保核查范围
2.加强对重金属重点防控行业、工艺、工序和特征重金属的监管力度
3.提升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能力
三.防控措施和方法方面
1.锡锑冶炼行业
鉴于循环回用水未经处理,经多次循环使用砷含量严重超标的现状,应强化循环回用系统的环境风险控制,提高循环水池的防渗等级,制定循环回用水系统的环境风险预案,避免循环回用水泄露,造成的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脱硫渣中As的浸出浓度有超标的现象,建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推进砷碱渣的处理和综合回收工作,减少砷碱渣不规范堆存造成的环境风险。
2.再生汞冶炼行业
现有汞冶炼烟气净化主要依靠多级吸附,但目前监测的汞污染物浓度均超过排放标准,建议强化处理前段的冷凝回收的效率,提高汞的处理率。
废水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但目前监测的汞污染物浓度均超过排放标准,建议采用除汞特种吸附剂进行深度处理。
对汞冶炼企业普遍存在原料没有密闭储存,机械化投加、出渣,造成无组织排放严重超标,建议企业实施汞原料密闭储存,机械化投加,机械化湿法出渣。
场地雨水没有集中收集处理;渣场覆盖和清污分流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等,建议完善初期雨水集中收集处理和清污分流系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