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兰溪:“蓝天行动” 描绘大气污染防治蓝

更新时间:2015-07-25 20:35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阅读:1817 网友评论0

      要说7月的兰溪什么东西最廉价,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肯定是其中之一。从入伏以来,几乎天天都是晴天,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一道再普通不过的风景,甚至在很多兰溪市民看来,已经根本算不上风景。
 
    的确,一年365天,有200多天能看到的东西,谁都会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
 
    真的是理所当然吗?其实不是的,蓝天白云的后面,是兰溪市委、市政府对环境整治,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坚定决心,是兰溪市环保局等职能部门的努力付出,是各企业厂家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是兰溪全体市民的支持。
 
    2015年1~6月份,兰溪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61ug/立方米,比2014年同期下降10.3%,;兰溪市区AQI指数优良天数为129天,优良率为71.3%,比2014年同期提高12.9%。其中6月份的PM2.5平均浓度为34ug/立方米。
 
    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可正因为任务艰巨,才需要我们挺身而出,为蓝天拂去雾霾,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吃货”之城的
 
    自净之路
 
    兰溪鸡子果、兰溪牛肉面、兰溪汤圆、兰溪豆腐圆……看到这些名字,资深吃货可能已经在酝酿口水了。兰溪小吃一向是吃货们津津乐道的美食,如果要评选金华的吃货之城,兰溪肯定独占鳌头。
 
    可是正如“小吃”二字所体现的,主打小吃的餐饮店,往往不是大酒店、大餐厅,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主要作为早餐或者夜宵。小吃店的规模决定了它的经营模式,或者一间小店面,或者路边支一个摊点,因陋就简,更别提什么油烟净化装置。于是,就可以看到一个怪现象,越是小吃味道好,摊点集中的地方,环境越差。味道美和环境美似乎成为一对难以兼顾的矛盾主体。
 
    在兰溪,这个矛盾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就是三江路夜市。兰溪市区三江路店铺林立,一到夜晚,就是小餐饮、大排档的天下,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兰溪小吃,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除此之外,更有烧烤摊、小龙虾、麻辣烫、烤鱼店等店面,一到夜幕降临,店主就开足马力烹制,产生大量的小吃美味和油烟,笼罩在夜市上空,可谓顺风香十里。
 
    食客们在大快朵颐后留下的食物残渣如龙虾壳、鱼骨头、瓜子壳、餐巾纸等垃圾至少还明明白白能看见,辛苦点总能打扫干净,甚至地上的油污想想办法也能清除,可产生的油烟等污染却实在让有关部门挠头。而油烟是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溪市在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蓝天行动方案》里规定,开展餐饮店及露天烧烤整治。在重点整治区域范围内坚决禁止露天烧烤,取缔三江路夜市有油烟产生的露天流动餐点和露天烧烤并做好溪西桥头煲庄的搬迁工作。
 
    到2015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持证大中型餐饮业单位(基准灶头数≥6)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100%;2015年底基本完成持证中型餐饮业单位(3≤基准灶头数<6)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95%;到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持证小型餐饮业单位(1≤基准灶头数<3)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90%。
 
    兰溪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办公室主任徐冰告诉记者,虽然面临的困难超乎预计,但城管兰江中队已经在积极开展工作,每天下午5时30分到晚上9时30分,都有城管工作人员到三江路夜市开展整治工作。对于有店面的,要求进店经营,并装配油烟净化装置,对于露天流动餐点和露天烧烤,以规范劝导为主,要求其使用无烟净化烧烤车。徐冰说,因为都是小本经营,目前工作阻力较大,但他们尽力做好劝导工作。他们对工作的艰巨性有心理准备,像去年整改好的兰溪人民南路夜市,他们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年才大功告成。因为城管工作有反复性比较强的特点,今天劝导好了,明天摊主又出摊了,一次教育好了,下次又故态重发。不过有人民南路夜市的成功先例,兰溪市城管局将与街道及社区、公安、市场监管、创卫办等部门协作,共同做好三江路夜市的工作。
 
    在不久的将来,兰溪市民在享用美食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会对环境带来伤害。
 
    人和
 
    天时地利不利人和给力
 
    熟悉兰溪的人都知道,兰溪十年九涝,就因为兰溪地势低,又刚好处在三江交汇的地理位置。其实,比起兰溪在防洪防涝方面的不利位置,兰溪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天时地利更加不利。
 
    兰溪地处金衢盆地,就像坐落在碗底,金华市海拔最低的将军岩就在兰溪。盆地地形的特点就是四周高、中间低,空气流通少。而且盆地地形容易发生逆温现象。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温度越低,冷暖空气对流就会产生风;但在盆地会出现另一种现象,因为冷空气比暖空气重,就会沉积在盆地底部,上面覆盖着一层暖空气,就像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本地被污染的空气出不去,外来被污染的空气来了就赖着不肯走,污染越积越多。
 
    此外,兰溪还有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还有10多家水泥厂,有金华最大的热电厂浙能兰溪热电厂。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每天都要产生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各种大气污染物。
 
    所幸老祖宗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都不利于兰溪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下,兰溪市有关部门挺身而出,积极发挥“人和”的作用,还市民蓝天白云。
 
    蓝图
 
   “蓝天行动”十项全能
 
    2015年6月,兰溪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蓝天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兰溪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纲领和前进路线。
 
    “蓝天行动”共有清洁能源、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控制、有机废气整治、垃圾禁焚、农业农村废气整治、绿色出行、空气质量跟踪监测等十项环节,可谓“十项全能”。
 
    根据行动目标,通过对兰溪城区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范围内大气污染源集中整治,兰溪将实现2015年城区全年空气PM2.5均值浓度比2014年下降10%以上,2016年城区全年空气PM2.5均值浓度比2014年下降20%以上,城区2017年PM2.5浓度要比2014年下降26%以上,全年AQI指数优良率达到72%以上,从根本上实现空气质量提升、生态修复的年度工作目标。
 
    在清洁能源行动中,兰溪将制定煤炭总量控制规划,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22万吨(不含浙能兰溪电厂)以内,比2012年下降10%。
 
    同时,兰溪将积极开展煤改气工作,2015年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炉、窑炉、熔炉、煤气发生炉和茶炉等“五炉”淘汰改造88台,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到2017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除发电、集中供热需要外,在禁燃区内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全面淘汰“五炉”;非禁燃区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分散燃煤锅(窑)炉。加快实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2017年底前,洁净煤使用率达到17%以上。
 
    此外,兰溪还将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到2017年,天然气年供应量力争达到5500万立方米左右,同时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
 
    在工业大气防治行动中,兰溪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施火电、热电行业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工业烟粉尘,开展有关行业的烟粉尘治理工作,推进相关水泥企业熟料生产线深度治理和相关热电企业的燃煤锅炉烟粉尘治理。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行动中,兰溪将全面淘汰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在用黄标车2200辆,全面淘汰强制注销状态的黄标车。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2015年兰溪市区非工业项目要完成建筑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现施工现场24小时动态监控。
 
    在有机废气整治行动中,兰溪将大力整治餐饮油烟,开展餐饮店及露天烧烤整治。
 
    到2015年7月底前,兰溪基本完成持证大中型餐饮业单位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100%;2015年底基本完成持证中型餐饮业单位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95%;到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持证小型餐饮业单位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到90%。
 
    在烟花爆竹禁售、禁燃行动中,兰溪将制定严格的烟花爆竹禁售、禁燃实施方案,明确范围、时间和各相关单位职责,市区范围以内的社区及行政村全年禁止出售、燃放烟花爆竹。
 
    在空气质量跟踪监测行动中,兰溪将完善目前两个空气监测站点的工作。在空气质量跟踪监测行动中,兰溪将加强与上级监测站的业务对接,对重度污染以上天气进行预警预报。
 
    行动得力
 
    理念现行
 
    任何计划的实施,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人”上。如果实施不力,再完美的方案,再诱人的蓝图,终究是镜花水月。兰溪《大气污染防治蓝天行动方案》对兰溪市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环保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我国的环保事业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感受到了更迫切更强大的压力。
 
    新形势新问题都对环保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执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再用过去的理念要求自己、指导工作,未免有“刻舟求剑”之嫌。就像人们不能用法盲去执法,文盲去教书一样,如果对新的环保知识一无所知,要实现《方案》预订的目标就困难重重。
 
    兰溪市环保局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现在人们对PM2.5、雾霾耳熟能详,可在几年前,霾仅仅是存在于字典的一个汉字,人们还把霾当成雾,把霾笼罩下的城市当成若隐若现的人间仙境。而兰溪兰八中楼顶、环境监测站楼顶两个PM2.5监测点的设立,也不过是去年的事。原先的“仙境”一下子成了致命杀手,都需要环保工作人员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并广泛宣传,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形成新的认识,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尽量减小阻力。
 
    对于学习新知识,兰溪市环保局党组成员楼汝星一言难尽。楼汝星是部队转业干部,进入环保局工作只有一年多时间,恰好赶上了“好时候”。他负责的气尘合治、机动车减排等工作,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之前在部队的知识储备完全派不上用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硬着头皮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楼汝星已经完全没有了环保新人的影子,什么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OX(氮氧化物)等专业词汇脱口而出,各种详尽的数据信手拈来。这只是兰溪市环保局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转变新观念的一个缩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大气污染到底由什么组成,有哪些来源,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治理工作,目前,兰溪正在开展PM2.5的源解析工作,等这项工作完成,就能拿出一本详细的雾霾账单,找到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对污染进行精细化控制。
 
    现在的环保已经是“大环保”,人人监督全民参与,就像兰溪市的“蓝天行动”,除了环保局等职能部门,还有发改局、公安局、经信局、行政执法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安监局等众多部门协同参加。行动得力与否,理念有没有及时更新转变,是一大关键。
 
    超低排放超高责任
 
    浙能兰溪电厂烟气排放将达到燃气机组烟气排放标准
 
    坐车从金华到兰溪,只要看到4座高耸的“烟囱”,兰溪就快到了。其实,这4个庞然大物并不是烟囱,冒的也不是白烟,它们是浙能兰溪电厂的4座冷却水塔,冒的是白色水蒸气。
 
    就像这4座一度被误认为,甚至至今仍有人认为是烟囱的冷却塔一样,浙能兰溪电厂在兰溪大气污染中的“贡献”也一度被误读。为了避免被误读,浙能兰溪电厂的员工付出了大量努力,他们甚至在150米高的冷却塔上写上了“冷却水塔”几个大字,告诉大家这不是烟囱。不过,就像治理污染一样,得到兰溪市民的理解,与电厂和谐共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兰溪人对浙能兰溪电厂的感情是复杂的、爱恨交缠。当初,一个投资百亿的大项目能落户兰溪,曾让很多兰溪人欢呼,助推兰溪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税收;另一方面,电厂每年排放的废气和烟尘,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污染。
 
    浙能兰溪电厂作为一家火力发电厂,采用燃煤发电,每年需要四五百万吨煤炭,主要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这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排放无法避免,那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尽量减少排放。而这也是浙能兰溪电厂从建设投产以来一直在做的。在记者采访前,投资3.85亿元的脱硝工程刚刚完工投运,总投资超8亿元的超低排放项目又紧锣密鼓地上马了。目前,4号机组的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已进入调试,紧接着,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1号机组的改造,计划明年继续安排2号和3号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和设备安装。
 
    据浙能兰溪电厂的工作人员介绍,浙能兰溪电厂计划利用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时间完成全部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使烟气排放达到燃气电厂烟气排放标准。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在烟气清洁排放技术方面赶上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所谓“超低排放”,就是对燃煤机组现有脱硝、脱硫和除尘设备进行提效,使电厂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达到甚至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的排放标准,尤其是PM2.5可接近零排放。
 
    除超低排放改造外,目前,浙能兰溪电厂还在积极推进废水零排放及增效扩容改造等,将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改造及维护,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及政治责任,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追寻
 
    纯净星空之路
 
    2015年27岁的小吴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从小就喜欢看星星。但这个爱好在他长大后,似乎没办法保持了:城里的夜空经常笼罩着厚厚的一层雾霾,就像蒙着一层纱。看什么都朦朦胧胧的,更别提原本就微弱的星光了。因此,几年前,小吴拿起单反相机,背上三脚架,走上了寻找纯净星空的道路。
 
    小吴说,观测、拍摄星空有着诸多的条件,首先要天气晴朗,避免各种灯光污染,空气通透性好,不能有雾霾。可是这种种条件在兰溪市区往往很难达成,城市的空气质量要比郊区差,雾霾比较重,其次,城区的光害影响比较大,要拍出理想的效果,只有远离城市。这两年,兰溪的郊区、水库,甚至金华北山都留下了小吴的足迹。但“追星”貌似浪漫,但总有诸多不便。“追星”限定了只能在晚上,荒郊野外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一起去的人多还好,可以互相有个照应,万一找不到同好,又不像放弃难得碰到的好天气,就只能单枪匹马出行。
 
    2013年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小吴因为工作关系走不开,无法到郊外拍摄。这种关键时刻却无法成行,对于一个天文爱好者来说,实在太残酷。当天晚上,小吴在工作的厂区架起了三脚架,准备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当天的天气情况、空气通透性都不错,不用出“远门”就拍到了效果不错的流星雨照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吴开始留心在兰溪市区拍摄星空照片的地方。虽说不能和郊区相比,但一年中总能碰到不少天气状况良好,适合拍照的时机。而且,他感觉这种机会在最近两年出现得越来越多。天文摄影本来就靠“拼人品”,即便在郊外也难得碰到几次适合拍照的时机,能够“足不出城”就拍到满意的照片,看到美丽的星空,于愿已足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兰溪:“蓝天行动” 描绘大气污染防治蓝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