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垃圾分类“金华经验” 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与雾霾一样,“垃圾围城”已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环境问题。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科学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置的重要课题。自2014年始,金华市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并在100%的乡镇、98%的行政村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运行,成功摸索出一套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解决了垃圾减量无害化处理难题,切实破解“垃圾围城”困局。在浙江,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建设、治水拆违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独有的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2016年12月住建部下发了《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现建议全国进一步加大推广浙江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一、垃圾分类处理的“金华模式”
1.源头:二次四分法。即农户在家进行“会烂”和“不会烂”的初次分类,保洁员上门收集并在“不会烂”垃圾中再进行“能卖”和“不能卖”的二次分类。70%左右“会烂”的就地堆肥还田,10%~15%“能卖”的由再生资源公司上门有偿回收,只有15%~20%左右既“不会烂”也“不能卖”的垃圾才填埋或焚烧。经测算,金华市每年可减少66万吨垃圾,节约清运和处理费用约2亿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科学的“诱笼法”监测显示,金华2016年夏季苍蝇数量减少了六成。
2.终端:堆肥发酵法。采取集中堆肥发酵的终端处理方法。可堆肥垃圾处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阳光垃圾堆肥房,一种是机械发酵堆肥站,目前以前者为主。按照行政村人口,采取“一村一建”“多村合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建设“两格”式阳光垃圾堆肥房,并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有氧发酵,无臭无蝇,堆肥期为2个月。垃圾堆肥后,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增肥,实现资源化利用。
3.运维:一体化管理法。就是由农办牵头,构建县(市、区)、镇(乡)、村、户一体化管理体系。各地由农办总负责,镇(乡)成立保洁服务站;村两委班子划分责任片区、党员干部联系农户,实行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建立“村日自查、乡镇月查、农办季抽查、县(市、区)年度考核”环环相扣的督查体系;建立村民自治自律制度,门前“三包”、卫生费收缴等写入村规民约;建立评比激励制度,开展洁净庭院、美丽家庭等评比,激励先进,张贴垃圾分类红黑榜,鞭策后进。采取“财政直补、社会参与、以奖代补”多元化资金筹措,由市(县)财政一次性补助每个行政村10万元,用于太阳能垃圾处理堆肥房建设;配套设施人均20~60元补助;运维费用每人每年约84元。各村增设“共建美丽家园维护基金”,每人每年上交10~30元,商户每年200~500元,解决资金保障问题。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金华经验”
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生态省建设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决策部署,到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浙江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点到面,实现普遍推广。
经验一: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保障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涉及全民习惯养成的大工程,必须坚持智从群众中来、事落群众中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惠及群众。首先,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如利用农民大讲堂、农村大戏台、村广播站等宣传普及垃圾分类常识。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特点,设立“笑脸墙”“红黄榜”,定期评比、张榜公示农户源头分类情况;健全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实施卫生费收缴制度,并纳入乡规民约;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担任环境监督员和劝导员,用传统习俗的力量促进主体作用发挥。其次,完善基层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村两委划分责任片区、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层层落实责任;实行村保洁员考评制度,乡镇每月进行评比,给予优秀者一定的奖励;建立施行垃圾分类可再生资源回收制度,以县为单位,对分拣出的可回收物实行定点、定时、兜底回收。再次,积极发挥工青团妇等各类组织的助推作用。如工会组织驻村企业开展职工生活垃圾分类竞赛活动;妇联开展“好姐妹宣讲团”“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携手垃圾分类、共创美丽家庭”等活动;共青团开展“让垃圾分开旅行”“家园风景秀”等活动;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等,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经验二:始终坚持多效共赢的目标导向是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动力源泉
从改善农村环境而言,可有效减少堆放、转运、填埋、焚烧等环节造成的二次污染。经过治理,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垃圾不落地,群众反映连苍蝇、蚊子变没了,臭味没有了,改变原先“一场大雨、一河垃圾”的现象,农村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从提高经济生态效益而言,各项财政支出下来了。金华农村1吨垃圾的平均清运成本为200元,焚烧、填埋处理成本每吨110元和90元。仅金东区澧浦镇,2015年就减少化肥使用量300多吨,现实施垃圾分类后,每年可减量垃圾约17万吨,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近1.9亿元,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可延长5年多;节约的资金用于垃圾分类奖励补助支出还有节余。同时通过就地阳光房辅助堆肥,年产有机肥约11万吨,节约化肥支出近1.32亿元,改善了因化肥使用过度带来的土壤板结、土质酸化,提升土地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发展旅游经济而言,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金华市2015年开辟1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武义县“温泉小镇”“畲乡古镇”“田园美镇”“桃园福镇”风景线;义乌市尚阳村、缸窑村,金东区金东绿道连接线的岭五—蒲塘—白溪等休闲观光旅游线;东阳市卢宅、李宅、蔡宅古建筑旅游文化线;永康市后吴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体验旅游线等,美丽环境给农户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和富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锤炼干部队伍而言,镇村干部三天两头跑农户,苦口婆心抓宣传发动、督促检查,与农民谈心交心讲垃圾分类,提高了各级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如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党支部书记姜宝钗,一次上门群众不理,二次上门群众骂她,三次上门群众打她,但她仍然坚持上门做工作。垃圾分类做好了以后,村子的环境变美了,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她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了。
经验三: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原则是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关键
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实施意见》,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要求,同时编制完成《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行动规划》,出台《浙江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金华市紧紧围绕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的要求,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原则,选择处理技术与模式。如机器成肥的选择,500多个村庄试点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快速成肥等。
经验四:始终坚持“户分—村收—镇处理”处理路径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重要途径
浙江省自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给农村垃圾找到了出路。但10多年的实践后,该模式给城市垃圾处理增加了空前压力。2013年以来,金华市通过垃圾分类处理,至少有30%的垃圾被回收利用,30%的垃圾被做成了肥料。在减少垃圾量的同时,将垃圾处理的终端解决在乡镇一级,实行镇乡处理,不往城市输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困局。
三、在全国推广浙江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金华经验”的几点建议
浙江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普及推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进一步加大全国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住建部《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在我国10多年的试点实践和国际先进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基础上,各省确定一种或几种适合的垃圾分类处置工艺路线和技术标准,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宜粗不宜细,以便于推广和操作。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可以学习金华做法。即农户对“会烂”“不会烂”进行初次分类,分拣员再对“不会烂”的垃圾中进行“可卖钱”“不可卖钱”进行二次分类的“二级四分法”。各地市可以结合实际自由选择最佳方法进行实施,切忌一刀切。各省适时出台城乡环卫和垃圾资源利用规划,并将资源化利用、危险固废处置设施等纳入城乡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同时出台配套政策,做到注重实效、有的放矢。
2.进一步完善处置体系建设。垃圾处理的根本任务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到源头减量化。一是制定分类垃圾处置政策,制定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规划处置设施,把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配套设施列入区域规划的内容,推动配套设施与城建主体的同步建设,建立系统科学的分类处置体系。二是明确分类垃圾收运标准,推行净菜进城、限制过度包装、限塑令等政策。三是加强对电池、电子产品、制药废弃物等危险固废的分类处置监管,明确资源回收利用处置的责任部门,建立配套的政策规范。
3.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发展。一是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产业支撑。推动“环卫”的市场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过程,使垃圾分类资源化成为一种有价值、有回报的产业。如对废塑料、废纸等规划堆放场地,支持物流运输。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经营特许权、税费优惠、电价补贴、行政划拨用地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垃圾产业。如对处理旧沙发、席梦思、淋浴房、破床等,对处理玻璃、建筑垃圾等,对处理锂电池、可充电电池、纽扣电池等,对处理汽车、家电等,明确处理部门和处理方式,并进行分类补贴。
4.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与。垃圾减量化,分类是源头,而分类的关键是牢牢抓好户分的环节,必须全民参与。一是抓好普及宣传,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垃圾分类常识。如教育部门把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德育课和实践课,每个学期组织评价;民政部门牵头做好社区普及。妇联普及家庭主妇垃圾分类知识等。二是抓好示范先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先做,重点社区、模范企业通过示范创建,逐步推进。三是抓好农村主战场,对农村垃圾分类的方式方法进行普及,对分类垃圾的处理技术进行指导,对垃圾分类的清运进行监管,对垃圾分类资金进行支持和监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