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北京槐房地块水土“原地”清污告捷 属国内首次尝试

更新时间:2017-07-03 15:3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阅读:2423 网友评论0

南四环外的槐房地块上,占地近10万平方米的沥青混凝土厂在2014年停产后,很快被发现厂区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深度达30米。  

此后,一场历经3年的治污战打响。记者近日从具体实施治理的北京市政路桥集团获悉,槐房地块已经成功修复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成为全国首例大型原地治理水土污染项目。  

污染土壤相当于半个水立方  

沥青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工原油,这让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0亩的厂区内,有50亩出现污染,其中不到四分之一属于重污染。  

施工方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四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前期勘查数据,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的重污染区分别在17米至18米和21米至23米的深度。而经过各方专家提取验证发现,主要污染物是苯和石油烃。  

“前期打井时,一进厂区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油污味道。”这位负责人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甚至都要穿防化服、佩戴防毒面具。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曾受委托开展了槐房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场地受污染的土壤总方量近40万立方米,相当于近半个水立方;受污染的地下水面积为近10万平方米,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北海公园湖水域面积;污染深度达30米,相当于十层住宅楼高度,其修复工作量巨大。  

在发现污染物后,相关的治理工作随即开展。环保部门也组织国内行业权威专家进行论证,针对该项目确定了严于欧美标准的修复目标值。  

最大规模水土污染原位治理  

历时3年的水土治理,有两年的时间是在做前期方案和勘察,因为这是国内首例大型有机类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原地联合治理项目。  

“原位治理”,明显区别于此前多有应用的“异位治理”,也就是污染物原地不动地治理,不转移到其它地区治理。  

“这里的污染物体量太大,一方面运输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北京还没有企业具备处理如此大规模污染物的能力。”相关负责人解释,更重要的是,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苯具有挥发性,一旦运载设备密封不严,极易发生泄漏。  

实际操作中,污染场地上共打了238口气井和110口水井:气井分11米、15米、18米三层抽出土壤中的苯,经过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后把符合标准的气体排走;水井则把地下31米的地下水抽上地面,进行除污治理后,回灌至地下。每一口井的影响半径是10米至30米,从而实现对污染物的全覆盖。  

地面上配套建设了土壤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9000立方米/小时,水处理设施每天的处理能力是5000吨。  

连续半年检测结果均合格  

从去年4月正式开始修复后,历经1年时间,槐房地块水土治理基本完成,也实现了污染修复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相关负责人测算,从治理时间上,原地治理比此前的异位处理周期缩短半年到1年,治理成本也节省三分之二。据悉,该项目已经处理污染土方量36.17万立方米,地下水量26万立方米,采用多元化的修复技术。  

“目前,土壤已经完成3次验收,地下水已经完成12次验收。”这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环科院开展了连续半年多的全方位跟踪取样检测,土壤和地下水质量均验收合格。槐房地块污染修复治理项目最终实现的土壤及地下水相关指标,均远远低于既定的污染物修复目标值要求,赶超欧美国家环境修复领域现行标准的规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北京槐房地块水土“原地”清污告捷 属国内首次尝试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