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更新时间:2021-03-16 10:2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 柯素芳 阅读:4758 网友评论0

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代表委员提交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议案和提案同样不少。

2020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被称为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此后,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气候雄心峰会及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目标。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抵消了人为排放。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认为移除即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获与封存等。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实现减排减碳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碳中和”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各国政府之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合理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盒子里情况。

得益于全球各国的通力协作,虽然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呈现正增长,但排放量增速整理已经成下降趋势。

各国合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从具体地区来看,部分经济体近五年碳排放量的平均增速已经降为负值。而中国近五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1.2%,高于全球0.8%的水平。

从排放量来看,2019年中国在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第一位,碳排放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还有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伊朗、印尼和沙特。

而从区域来看,2019年亚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超过全球的五成,达到51%;欧洲及北美洲地区的排放量占比排在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8%和17%。由此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此地区的人口体量和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当中,欧洲国家对碳中和的关注程度更高,其中英国和欧盟在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自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各国相继出台政策及行政命令,提出碳中和目标,目标日期基本在2050年左右。随着全球低碳经济格局的构建,全球能源产业将有重大转变。

国内政策相继出台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该承诺体现了中国携手世界努力遏制气候变暖、控制全球升温幅度的长久愿景,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将为此愿景积极投入的无悔决心。

近期,国家各部分密集发生,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支持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稳步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过去的20多年既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中国成为碳排放大国的历程。2013年之前,中国碳排放增长率长期维持在约8%的水平。2013年后,随着经济增长趋缓,以及节能减排措施力度的加大,碳排量进入平台期。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五大部门。其中能源和工业部门占比最大,合计贡献了超过80%的碳排放。2013年后,这两大部门的碳排放增长也进入平台期,甚至出现负增长。

而在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占比较小的领域,碳排放的增速也趋缓至3%左右。全球来看,尽管增速趋缓,但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碳排放比例超过20%。因此,中国在减碳方面还存在很大潜力。

根据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所在2020年11月发布的《零碳中国 绿色投资蓝皮书》预测,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70万亿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到2050年,这七大领域当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

此外,中国的零碳转型还将创造大量新增就业机会,仅零碳电力、再生资源利用、氢能等新兴行业将带来的新就增业机会就将高达3000万个以上。

与此同时,在2020年到2050年间,将有70万亿元左右的基础设施投资被直接或间接地撬动,包括发电侧大量的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的跨区输电通道、数量在千万量级的5G基站建设、物联网相关基础设施、交通领域加氢站和电动车充电站的加速布局,以及高铁、城际铁路的大规模扩展等。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来30年,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仅在能源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元。未来,随着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逐渐推进,将给相关领域带来长足的发展机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