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建议
滨海地区是我国人口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海洋灾害集中的区域。滨海湿地是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也是陆源污染物入海的最后关口。
针对天津滨海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盐污双重威胁的问题,笔者曾参与滨海湿地生态完整性及生物盐污适应性评估技术研究,为天津七里海湿地等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就天津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科学划定海岸带基准边界。在各类海岸带调查、统计工作中,关于海岸带范围的界定,有的界定为自岸线向陆地延伸一定的距离,有的则以沿海省市行政区边界来界定。由于缺乏统一的边界标准,调查数据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海岸带研究和管理。因此,建议基于海陆交互作用,划定天津市海岸带空间基准边界,以利于海陆一体化保护和监管。
可综合考虑风暴潮淹没、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河口咸潮上溯等影响范围,以及土壤和地表地下水盐度、盐生植物分布等指标,确定陆向边界。可综合考虑近岸海域盐度分布、陆源污染扩散范围、河口淡水舌,以及其他陆源人类活动影响等指标,确定海岸带海向范围。
第二,以恢复梭鱼洄游为目标,重塑白洋淀—渤海生态廊道连通性。天津近岸海域历史上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许多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上世纪50年代,鳗鲡、梭鱼、鲈鱼等尚可通过大清河上溯至白洋淀,然而由于河湖缺水、水质恶化、闸坝阻隔等因素,洄游性鱼类现仅存于近岸海域和河口区,在内陆河湖已绝迹。
近年来,由于南水北调向白洋淀供水,白洋淀枣林庄闸多次开闸向赵王新河、独流减河输水,白洋淀与渤海恢复连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以降海产卵的梭鱼为目标物种,开展增殖放流、水闸生态调度、洄游通道修复、河道生境修复等,同步开展鱼类洄游习性、繁殖特征以及生境适宜性等研究,重现白洋淀与渤海之间梭鱼自然种群洄游。
第三,水绿一体化修复滨海湿地鸟类迁徙通道。天津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是大量候鸟和旅鸟的重要停歇地。2000年-2015年,由于城市发展占用部分沿海滩涂等自然湿地以及盐田等人工湿地,加上交通噪声、灯光、游憩等人为干扰对鸟类的影响,鸟类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减少近30%。
因此,建议依托天津滨海地区丰富的湿地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耐盐植物资源,实施林地、绿地、湿地水绿一体化修复,建设滨海湿地鸟类栖息地噪声防护带,同时实施小微湿地林草和水生生物修复,打造鸟类“生态踏脚石”,为鸟类迁徙和栖息构筑生态廊道。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