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盘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氨氮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业养殖已趋向集约化、高密度、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但海洋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方面养殖环境内的污染制约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另一方面葬殖业所排放的废水对海洋也是一个富营养化过程的污染。我国的海洋养殖产业当前控制污染技术对比国外来说,相对简单和落后。应用较多的是一些物化处理技术,如沉淀和过滤等。近年来,该技术在山东省胶东地区的温流水养鱼场应用较多,养鱼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年产各种高档鱼类1000吨以上。但沉淀和过滤等物化处理设施虽然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低,但只能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不能去除水体中的溶解性污染物,例如对鱼类有强毒性的氮氮就不能去除。国外很多工厂化养鱼场已经大量采用生化净水手段来去除养殖水体的溶解体污染物,并取得耗水量少,养殖密度高,产量大的效果,彻底地解决养殖环境内外的污染。生化净水技术应用较多的有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池、生物滤池等。国内在海水养殖方面有关生物净水的应用和实脸数据较少,使工厂化养鱼的推广面临技术上的障碍。
我们对养殖产生的氨氮使用生物转盘来进行硝化试验,探讨该技术在我国海洋养殖方面的可行性。
2.养殖水体中氨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养殖水体中氮氮包括非离子氨氮(NH3-N)和离子态氨氮(NH34+N),主要来自于水体生物的粪便、残饵及死亡藻类。对水生动物危害最大的是非离子态氨氮。氨氮(NH3一N)的毒性是破坏鱼虾类的鳃组织和血液功能,影响鱼虾类生长和降低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
3、硝化作用去除氨氮的机理
在好氧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的NH3和铵盐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NO2-N和NO3-N,这个过程称为硝化。硝化是一个两步的过程,分别利用碳酸根、碳酸氢根和C02等无机碳。第一步把氮氮转化为亚硝酸盐,起作用的是亚硝酸菌。亚硝酸菌由亚硝酸单细胞菌属、亚硝酸姗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组成。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是由硝酸盐菌完成的。
硝酸菌也是由杆菌属、螺菌属和球菌属组成。
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
第二步,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090307.rar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