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好水 源源释放发展动能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歌词唱来婉转优美,有时听来却让人尴尬,因为太湖水质一度不稳定,犹如“走钢丝”。随着最近天气转热,太湖蓝藻会不会再度暴发又引起各方关注。记者上周到太湖边的苏州市吴中区采访,发现随着多重水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太湖水质已有改善;尤其东太湖,吴中区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以“主动牺牲”换回了“江苏境内太湖区域最好的水质”。
吴中区委书记金海龙说:“保护太湖,是为我们增添财富而不是包袱。在今天,保护太湖山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能力。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发展,我们的新观念是,什么有利于生态环境,就发展什么。”在人口和经济载荷的重压下,保护 “最美太湖水”不容易,而要在保护“最美太湖水”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更不容易。
村村都建污水处理厂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左右,但吴中区环太湖沿岸的村镇是给全市“拖后腿”的 ――这里几乎集中了苏州最“穷”的村镇,其中金庭镇(原西山镇)农民年均纯收入仅9000多元。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金庭镇党委书记盛解元说:“其实,以前我们这里的采矿业很发达,本地有种说法叫‘(炸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但近几年,金庭镇陆续关闭了全部采矿、建材、化工企业,并在采矿区全面恢复绿化。“现在除了食品深加工,环太湖村庄坚决不引进其他工业。不仅防止新的工业污染,我们还要治好生活污染,现在金庭镇 12个行政村都建了污水治理厂。接下来我们要力争做到污水处理点覆盖63个自然村的70%。”正是这样的“主动牺牲”,提升着太湖水质。
在金庭镇涵村,一座日处理量300吨的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由于村民居住分散,管网的铺设长度大大高于常规。“这个厂投入300多万元,都是金庭镇和吴中区拿出来的,村民不需要负担。”金庭镇环保助理邓国增介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财政投入至今累计已达1500万元,这对于全年财政收入4000万元的金庭镇,真是难能可贵。
从满湖养鱼到只养大闸蟹
拥有绝大部分太湖水面面积的吴中区,在2008年启动了东太湖网围养殖的整治工作。
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小林告诉记者,在网围养殖之前,太湖水产以捕捞为主,结果茭草丛生,造成了水体污染。1996年兴起网围养殖后,这一状况得到改善。然而,2007年蓝藻大规模暴发,给太湖周边市县敲响警钟,江苏省为此决定整治太湖上的网围养殖。 “从2007年底到2009年1月,先后拆除了东、西太湖20.4万亩网围,其中19万亩在吴中区。”
大规模拆除网围设施后,太湖浪大了,会把水底泥沙翻搅上来,这有利于太湖的生态恢复。同时,太湖渔业管委会和吴中区积极采取水体养护措施,“现在每年春天向湖中投放大量滤食性花白鲢鱼,它们以蓝藻为食,可有效抑制蓝藻生长。”
如今的太湖里不是还有围网吗?记者问。“那是养大闸蟹的。”王小林解释:“同样一亩网围,养鱼能产1500斤,养大闸蟹只能产150斤。喂大这1500斤鱼要投入饵料,饵料对太湖生态环境来说是‘外源性’的,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闸蟹的食料水草、螺蛳等湖里本来就有。”只养大闸蟹不养鱼,太湖水产养殖业实现了“科学转型”。
生态环境是持久的生产力
太湖水质好多了,一湖好水正在转化成发展优势。吴中区在生态、农业、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主打“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吸引中外游客在太湖山水、古镇古村中感受“人文吴中”。金庭镇没有一家洗脚店,也没有一家卡拉OK,却以自己特有的古村落风情引来大批游客。2009年,光顾吴中区的中外游客达到129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8%。
记者还获悉,江南几所高校为太湖山水吸引,正打算到吴中办分校。
吴中人说:生态环境是一种魅力和吸引力,保护好了还是持久的生产力。说得真好,人们已经看到:这种“持久的生产力”正在太湖边源源释放发展动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