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水源地风景区禁养生猪
数千头脏兮兮的生猪围住在小池塘边,污水、污物直接就排进了池塘以及5米之遥的河涌。数百米外,就是2600人居住的村落及其生活用水取水点。不远处更是增城一间自来水厂取水点。这是增城新塘镇十字滘村居民面临的窘境。类似场景,在该市并非孤例,全市4172家养猪场,符合标准、证照齐全的仅40多家。
记者昨日从增城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已正式划定生猪禁养区,禁养区内1800多家养猪场最迟须在明年3月底前撤场。“全市77.5万头生猪,每天就产生7000吨污物被直接排放。”增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小、散、乱养猪场的存在,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危害,同样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年初该市散养户里查出了微量瘦肉精,该市还查获私宰、销售病死猪肉10000多斤。
为解决众多散小养猪场带来的种种问题,增城市已从今年4月开始,全面开展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行动,划定禁养区和非禁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口集中区及风景名胜区等被列为生猪禁养区。
根据规定,对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在2012年12月底前基本关闭清理,停止养殖活动,拆除相关设备设施,特殊情况的可延至2013年3月底。位于生猪禁养区外的生猪养殖场(户),必须按增城市规范生猪养殖管理的规定,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规范整治,特殊情况的可延至2013年12月底。
增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清理的同时,增城也在考虑建设两家1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养猪场,保证当地生猪供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