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产值年增20% 西安环保企业技术含量低
从年初到现在,包括西安在内,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让人苦不堪言。根据西安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2月份西安有22天雾霾天气。这让人们认识到空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而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设备生产、销售的巨大市场份额,自然成为相关厂商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我省相关企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为此,记者采访了省环保厅宣传处徐刚、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孙玉琪、西北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徐波、西安市环保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郭延明、西安市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义林。
监测设备以洋品牌为主 陕西企业缺位
记者:目前,西安市PM2.5的监测设备以国外的进口设备为主,国内的设备为辅。在这类设备里面,有没有陕西企业的产品?
孙玉琪:目前,西安市十三个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均具备了PM2.5的监测能力。目前来看,这些监测设备之中,国外进口的较多,也有国产的设备,但是,数量相对较少。没有陕西企业生产的监测设备。据悉,目前PM2.5监测设备的市场中,国外品牌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一台进口的PM2.5监测仪器需要二十多万元,国产的设备没有这么贵,价格大概在十几万元。当然,在性能方面没有国外进口的好。国产的监测仪器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在稳定性、准确度等方面和进口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徐波:据世界著名的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设备厂商赛默飞世尔提供的资料,目前此类设备国外厂家占主导地位,但是,国内厂家的市场占有率会迅速超过国外企业,甚至完全实现国产化。类似产品有这样的先例。
PM2.5监测设备市场份额达30亿
记者:我国从2008年开始了PM2.5的试点监测工作,目前已全面推广。这势必对监测设备有巨大的需求。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徐刚: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宝鸡、渭南、铜川等都已经开始了PM2.5的监测工作,虽然,汉中、安康、商洛和榆林暂时没有开始,但是,这几个城市启动PM2.5的监测也只是时间问题。显然,未来市场对仅仅监测PM2.5的设备需求量将非常之大。
徐波:国家环保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内需要建设1500个PM2.5监测点,前期投入约20亿元。按照这个规模来看,保守估计,未来PM2.5监测市场将至少有30亿元的市场蛋糕。需要提醒的是,PM2.5监测设备市场,目前国内需要的企业也不会太多,防止企业一哄而上,四处铺摊子也有一定的风险。
王义林:几十亿的市场份额,陕西的环保制造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监测PM2.5的设备方面下工夫,未来会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西安环保企业技术含量低 竞争力弱
记者:西安市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有多大规模?
郭延明:2010年年底,西安市环保产业协会对西安市环保产业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此次环保产业调查单位共计250家,调查范围覆盖环境保护服务业、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从事洁净产品生产这4类,各产业类别从业单位所占的百分比依次为59.2%、30.8%、7.2%、2.8%,可见西安市环保产业主要以环境保护服务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为主。西安市环保产业在洁净产品生产方面起步比较晚,只有不到十家单位在从事这项产业。
记者:这些企业存在哪些问题?
郭延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是最重要的问题。调研中发现西安市环保类小单位数量庞大,资金技术力量薄弱,产值较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相当部分小环保企业经营亏损,转行或破产。西安市250家环保企事业单位中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仅有14家,大部分在1000万元以下,还有29家年产值不足100万的企业。除少数骨干企业在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外,大部分小而分散的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缺乏特色,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实力差、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环保企业的科研、设计力量较薄弱,在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开发等方面,常规技术仍占主导地位。科研院所的环保技术开发与企业的生产制造脱节的状况较严重,科技成果转化滞后,导致环保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环保产业产值年增20% 陕企应抓住机会
记者: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陕西企业应该怎么抓住机会?
徐波:“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年增长率20%。有两位数增长速度的产业不多了。环境保护产品和设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三大领域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陕西的环保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力求突破,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郭延明:应该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对于环保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予以减免。及时制订环保产业鼓励投资指导目录,推进环保产业聚集区建设。其次,加大资金支持。西安市政府根据各年度项目情况安排资金支持环保产业发展,通过专项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形式,帮助企业进行环保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设施运营、项目融资等。企业有了资金,自然会在科技研发方面有所突破。
徐波:科技玩的就是人才,一定要重视科技人才。应该加强科研、设计部门、高校与企业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并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定向培养环保产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造就一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为环保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支撑。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环保产业说白了靠的就是科技,如何减少空气污染,让我们生活的城市空气质量更高,未来靠的就是高科技人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