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民:加快标准建设 开展质量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与会代表围绕环境管理战略转型与科技创新、 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空气质量管理与大气污染防治、 环境与健康等议题, 进行了交流和讨 论。以下是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的发言。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是一个重大 命题。近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雾 霾污染再次告诫我们, 环境管理最终 要体现在环境质量改善上。环境管 理只有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 才能 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 我国以主要污染物总 量削减为主要任务, 关注点源的控 制, 特别是一次污染物的削减, 形成 了一整套标准、 环评、 监测、 监管与考 核制度。对于二氧化硫、 COD、 氨氮 的减排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 时, 我们看到, 一方面, 作为主要污染 物的4项指标比重在下降; 但另一方 面, 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还是不满 意。究其根源, 环境质量的好坏不取 决于个别污染物, 而是各种污染物综 合污染的结果。地方政府对环境质 量关注不够, 形成了辖区企业认为污 染治理达标也就完成了任务的错误 认识, 甚至个别企业弄虚作假, 仅仅 在数字上完成减排任务, 无法真正做 到环境质量改善。
环境管理转型的核心是考核指标 体系的转变, 也就是说要实现以环境污 染控制为目标导向, 向以环境质量的改 善为导向转变。污染物削减只是改善 环境质量的手段, 环境质量的改善才是 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改变现有 考核指标体系, 要从考核各地主要污染 物削减的完成情况转为考核环境质量 改善情况。实际上, 即将出台的国务院 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就体现了这一点, 对 相关地区的考核不再是PM2.5 削减多 少, 而是PM2.5要控制多少。
我国地区差异较大, 各地环境问题由于产业结构、 生态禀赋和发展阶 段不同, 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矛盾不 尽相同。管理转型以环境质量为主 要考核目标, 有利于各地根据自己的 情况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 各地因地制宜、 有针对性地改善当地 的环境质量, 防止和避免全国 “一刀 切” 式粗放型管理模式; 有利于大力 提升环境管理效益, 将环保工作成果 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紧密联系, 从 而形成全民参与、 社会监督、 企业和 政府共同努力的全社会支持和参与 环境保护的氛围。
环境管理转型的重点是环境质 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尽管目前法律 已授权环保部门开展环境质量管理, 但在实际操作中, 环保部门仍面临一 些问题, 如如何科学评价环境质量, 污染物总量削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 量化关系, 各种污染物产生、 发展和 迁移改善规律等。回答这些问题需 要做大量的科学研究。从这个意义 上说, 只有夯实环境科研标准的基 础, 才能为环境质量管理创造必要条 件。基于以上认识, 2012年环境保护 部发布了 《关于加快完善环保科技标 准体系的意见》, 进一步突出了环保 标准在环保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以标准统领科研、 技术、 产业、 健康、 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 加快构建完善 的环保科技标准体系。要通过强化 标准, 发挥环境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作 用, 推动环境管理加快转型。并根据 标准的需求, 部署科研任务, 大力推 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 引导各类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 加强环保技术的评价推广和应用, 通过 标准实施带动技术进步和环保产业发 展, 加强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第一, 加快建立环境标准。标准 是环境管理理念的直接表达, 要尽快 完善以环境质量为核心, 以污染物排 放、 控制标准, 环境监测、 环境技术规 范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 不断 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 系统性以及 实用性。
第二, 加快完善环境科技创新体 系,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管理的科技支 撑水平。以实现减排任务和环境质 量改善为核心, 突出抓好重点科研项 目, 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集成和产 出,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掌握环境污 染演变和生态退化机制, 为实施精细 化管理提供支撑。
第三, 加快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 系, 为开展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相应的 手段和措施。要根据环境质量管理 的需求和技术规范, 发布一批污染防 治政策、 工程技术规范和最佳可行技 术指南, 支撑环境管理转型。在已经 发布的火电、 钢铁、 水泥、 冶炼、 VOC 等 8项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 15项技 术 指 南 的 基 础 上 , 近 期 还 将 发 布 PM2.5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为环境管理 和执法监督提供依据和手段。
第四,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为开展 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物质、 技术和基础保 障。在现代环境保护和产业分工当中, 环保产业不是简单的环保装备制造。 而是基于市场的长效减排机制, 环保部 门抓住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要 求和效果, 从环保产业的需求源头入 手, 对污染治理环节提出要求。污染治 理环节对环保装备制造环节提出要求, 整个环保产业就将发生从装备制造为 主向运营服务为主的业态转型。由此, 可以极大地扩大环保产业的总体规模, 一方面, 将积极促进经济转型; 一方面, 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