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新思维
大气污染(雾霾污染),表面上看是体制缺陷问题、资金不足、监管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实际上是思维缺陷、认识片面性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专业分割与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叠加,使“同呼吸、共奋斗”的思维难以形成和普及。缺乏“同呼吸、共奋斗”的思维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不佳的症结和深层原因,具体表现在五大缺陷:
对雾霾污染本质认识的偏差。雾霾污染本质认识的偏差,导致雾霾问题定位的偏差,进而导致雾霾防治行动的失误和失效。目前,把雾霾问题定位为污染源种类繁多、污染排放量大、经济结构粗放、能源效率低下等,定位出现了偏差,未反映雾霾问题的本质。雾霾问题的本质应该是大气自然净化机制解构与衰退的结果,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的结果,是大气物质循环紊乱与障碍的结果,是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关系失调的结果,是有生态活性的城市土壤表面与水面为无生态活性的人工合成表面替代所导致大气生态与城市生态严重衰退的结果,是水泥表面、沥青表面、玻璃表面等无抑尘吸尘功能的物理表面大量替代具有抑尘、附粘尘和吸尘功能的水面与土壤表面的结果;气流运动下垫面严重退化,水—土—气关系恶化,大气净化能力衰弱,导致细颗粒物难以通过大气过程脱离回归地面。
对雾霾污染机理认识的偏差。大气生态过程机理远比单纯的物理过程机理或化学过程机理复杂得多,大气生态是多时空尺度的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化学反应、生物反应、生物化学反应等综合结果。把大气化学机理、大气物理机理的认知等同为大气生态机理的认知,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使雾霾污染机理的认知肤浅和片面。
大气污染防治观点形成的缺陷。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雾霾污染防治观点与材料不是长期思考的产物,也未经集体讨论和论证,未经第三方的验证,更未经大规模访谈的论证。即使观点材料完全出自知名专家学者自身探索的结果,专业局限性依然很强,因为目前大气污染学者专家普遍缺乏生态学、地理学专业背景或专业训练,无法从生态过程、水文过程、水—土—气互动过程等审视雾霾。目前,大气污染教科书缺乏生态理念与生态思维,就是典型例证。
防治思维的缺陷。自然生态环境与厂矿内部环境差别很大,细颗粒物在人工控制环境中的运动机理、习性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差别大;在人工控制环境中的有效治理设施和技术未必在自然环境中有效。但是,目前中国雾霾防治思维是污染控制思维,是实验室除尘思维的延伸,是人工控制环境中除尘思维的移植,是厂矿除尘思维的扩展。雾霾防治的措施与套路未摆脱厂矿除尘防治套路的窠臼,忽视大气生态的恢复,忽视气流运动下垫面的改善,忽视大气自然净化机制的保护与改善。
部门决策与行动的缺陷。局限于政府部门职责和权限,只谈与本部门职责权限有关的认识,只提本部门的措施与建议,与本门无关的避而不提,导致行动方案部门化,使政府系统的整体行动蜕变为少数几个部门的行动。部门视野的局限使建设部门、城市规划、土地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未参与行动;部门视野的局限使各种治理工具手段发生摩擦、冲突,使治理工具手段在内耗中失效或低效。
由此笔者认为,“同呼吸、共奋斗”,必须把大气自然净化机制的保护与改善作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思维,必须把增强抑尘吸尘能力与细颗粒物降解能力,作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新重点,必须把建设抑尘吸尘型社会与产业结构作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的新目标,必须应用生态活性材料把城市界面与表面改造成具有防尘吸尘的表面,将水面与土壤表面功能以新的方式加以恢复与重建,加快恢复大气生态。其新的措施和工具包括:
生态学家、地理学家应成为雾霾污染防治的重要成员,改善中国雾霾污染防治的专家队伍;建设部门、城市规划、土地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应成为中国雾霾污染防治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明确这些部门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大城市的一些功能转移到中小城市,控制大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形成良好的城市体系,由此形成良好的国土空间结构;敬畏自然,尊重地形地貌,尽可能保护自然水系和山体,巩固天然屏障,维护天然分异、自然分割和自然单元,根据地不同地质地貌,确定建筑物适宜高度,由此形成良好生态空间格局。
大力推进中水回用与雨水利用,普及中水回补地下水,改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大气过程与气候生态。
清理各种有害城市绿化方式与地面硬化方式。不当的绿化方式与地面硬化方式,损害城市表面过程和地面功能,例如城市绿化带的底层是不透水不透气的硬质水泥板,破坏物质循环和水气运动。
居民生活污染源不仅排放量大,而且排放位置高,普遍高于机动车排放源、建筑扬尘等,抑制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的扩散迁移,危害大,因此,必须尽快将居民厨房油烟污染纳入防治,尽快研究制定居民烹调厨具更换更新的经济激励政策,开发和普及新型炊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