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高考指挥棒点击环保

更新时间:2014-07-15 11:5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155 网友评论0

土壤污染的应对措施、耕地面积盲目扩张对环境的影响、植被浅沟对环保的作用……今夏,这些问题分别出现在江苏、海南和山东等省的高考地理试卷中。地理成为高考环保考题最集中的科目。那么,环保考题在引导中学环境教育中起怎样的作用?考生环保知识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记者进行了调查。



北京林业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采取半手工制作,封套上使用了刺槐叶片等真实的植物标本,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独一无二,网友纷纷赞其最文艺。

 

1环保考题有哪些特点?

◇题量加大,命题灵活

◇贴近生活,聚焦热点

◇难易适中,要求渐高

在海南和山东两省高考卷中,地理卷总分均为100分。其中,必答题90分,选答题10分。选答题要求考生从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道材料分析题中,任选其一作答。而江苏省的地理卷总分为120分,选答题10分,环境保护是可供选答的4道材料分析题之一。此外,在各地地理卷的必答题中,也包括与环境相关的选择题。

但是,人们很难明确划分环境知识在地理卷中的分值比例。“许多必做题中都有环保知识的渗透,例如区域生态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协调发展等。”海南省农垦中学教师李新思说。

李新思从事高中地理教学近30年。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中就包含强调“人、地”协调的章节。后来,环保知识在地理教材中的篇幅不断加大,并渗透进高考,呈现出与生活越发贴近的新特点。

“考题关注了许多社会热点。”山东省烟台一中地理老师金顺评价说,近年高考中的环保试题命题灵活,将植

被浅沟、城市内涝、雨污分流等话题收入其中。同时,不搞死记硬背,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只要关注生活,就能试着进行分析。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地理老师林治国同样认为,聚焦热点话题、贴近实际生活是江苏环保试题的一大特点。他介绍,大约10年前江苏省开始在地理卷中增设环保试题。近年来,试题分值、题型变化不大,但关注的话题更热、更新。

在海南,伴随着2007年高考单独命题的开始,环保试题也以选做材料题的形式进入地理卷。李新思仔细分析了近8年的高考地理卷后认为,试题对学生环保认知、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考察要求更高了。2007年题型为填空题,后来改成问答题,学生不仅要知晓某些知识点,还要懂得综合运用相关环保知识。同时,过去设两个问题,现在只设一个问题。“问题少了,每个问题的分值便高了,学生要拿满分,就必须把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李新思说。

不过,李新思也坦言,虽然环保题难度略有增大,但与地理卷中其他试题横向比较,环保题并不算难,也没有偏题、怪题。“所以,约一半考生会选做环保题。”李新思告诉记者。

林治国也表示,江苏省地理卷中的环保题不算难。“环保题的定位并不是拉开考分差距。”

2考生环保知识如何获取?

◇课堂学习为主

◇课外习得为辅

◇环保实践积淀

课堂是学生获取环保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考题虽然不难,但我们在教学中,仍会系统地讲授这些知识。”林治国说。

地理教科书中的环保知识介绍较为笼统,主要包括基本原理、种类、分布和应对措施等。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扩大知识面,老师们在课堂上大都会深度拓展。一方面整合新近资讯,引导学生从环保角度分析问题,如福岛核事故、雾霾天气频现等;另一方面,结合身边案例,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带领学生反思自身行为。

除了地理课,英语课文、化学实验设计中,都充分渗透着环保元素。李新思解释道:“不少学生选做环保题,或多或少是因为,通过多学科课堂渗透,他们对环保话题更为熟悉,答题时更得心应手。”

课堂外,资讯的广泛覆盖让学生方便、快捷地接触到更多环保信息。烟台一中应届考生董金昊表示,自己平日常用手机浏览新闻,其间不乏环境类新闻,虽然这样的阅读是碎片式的,不成体系,

但能让自己紧跟时事。遇到雾霾等特别感兴趣的环境话题,董金昊还会重点搜索相关知识。

“很多环境热点,学生们都知道。”金顺说,学生具有极其敏锐的信息自主捕捉能力,这是新时代学生的一大特点。

同时,金顺在教学中发现,参与过环保研究性课题的学生,在高三阶段的环保知识备考中往往更如鱼得水。“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更深刻,理解更到位。”

烟台一中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开设环境研究性学习社团,由地理、化学等多学科老师共同指导。利用假期,学生们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调查实践。曾参与实践的董金昊坦言,这段经历让自己对环境问题兴趣更浓,高三备考更顺畅。当然,这只是少数学生的选择,在课业繁重的高中,要推广至每一名学生,并不容易。

3为应试学环保有意义吗?

◇传递情感态度

◇塑造价值观念

◇启迪生活思考

◇引导践行环保

采访中,几位学生向记者直言,高三学习压力大,自己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应试,以致他们从题海中获得的环境知识,比从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积累获得的更多。

不少人因此质疑:学校以高考指挥棒推动环境教育是否能收到应有效果?学生们应试中习得的环保知识,是否真能入脑入心?

几位老师认为,人们首先应当明确,地理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归根结底是观念

教育。因为,一方面,环保知识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内容庞杂,专业性强,在有限的高中地理教学课时内,不可能求精求深,并且课程内容也呈现出定性多、定量少的特点。另一方面,虽表面上为了应对知识考核,但实际是传递情感和态度的过程。

金顺表示,在地理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分析种种环境问题,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正是高考指挥棒带来的益处。

在李新思看来,这种观念教育也推动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例如,当下一些人高涨的环境意识走了极端,盲目拒绝所有核电站建设等大型项目,缺乏必要的科学认知,同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而地理课上的环境教育,不仅传播环保知识,也引导学生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观念,辩证地看待两者的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身边事物的思考是最宝贵的。”林治国说,他曾引导学生探讨电动车是否必然比汽油车更环保的问题。学生们从我国燃煤发电现状、电动车电池寿命等方面各抒己见,观点交锋激烈。

林治国感慨,学生们的结论并不重要,他们当下所学的很多知识也许高考后再难用到,或者很快被他们遗忘。但是,这个反思的过程和由此树立起来看待环境问题的方法、思维,却能让他们终身受用。

学生们在长期熏陶中,汲取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环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也是这漫长历程中的一个片段。正如金顺所说,备考所学已经在学生们心中划下痕迹,不必急于寻找学生们立竿见影的行为表征,且待这印迹继续积淀,付于来日的点点滴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高考指挥棒点击环保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