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通榆河、蟒蛇河沿线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确保全市城乡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从2014年开始,用2年时间组织开展通榆河、蟒蛇河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现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事关全市八百万人民生命健康的饮用水安全为总体目标,以通榆河、蟒蛇河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为关键,严格控减农业面源污染,使农业面源污染对饮用水安全构成的危害减轻到最低程度,确保全市人民喝上清洁水、安全水、放心水。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负责,部门协同
认真落实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属地负责的工作责任。市农委、市环保、市水利、市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指导、配合各地开展通榆河、蟒蛇河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各县(市、区)政府制定辖区内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方案。农业部门负责种植业生产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指导;环保部门会同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辖区内畜牧养殖禁限养区划定,并负责畜牧业污染源治理技术指导;海洋渔业部门负责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费保障安排;建设、水利等部门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采取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既从源头上削减污染产生来源,也对农业生产排放污染物进行处理,力求达到标本兼治。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不同来源,分别对种植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式。
(三)过程督查,阶段考核
对各地及相关部门农业面源污染开展情况,进行适时督查,及时通报。确保专项行动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整治范围
通榆河、蟒蛇河沿线一、二、三级保护区覆盖区域所涉及的县(市、区)乡镇。
四、主要目标
围绕全市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用2年时间开展通榆河沿线、蟒蛇河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大力组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工程、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三品基地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到2015年,通榆河、蟒蛇河沿线“三品”基地面积比例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0%,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6%。其中一、二级保护区无畜禽场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无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行为。一级保护区内河堤迎水坡无种植农作物行为。河道内无网箱、网围渔业养殖,以及无鱼罾、鱼簖等各类安置渔具。
五、工作内容
(一)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程,有效控减化学投入品污染
(1)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化,有效控减化肥污染。一是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四突出四强化”即:“突出示范县创建和整建制推进,强化示范引导;突出农企合作,强化配方肥推广应用;突出机制创新,强化智能服务;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强化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不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工作。二是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评定,严格把关占补平衡。完善耕地监测体系,保障耕地质量建设。三是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消纳规模畜禽养殖等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