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的眼光对待环境与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益西达瓦
“我来自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前夕,记者敲开代表驻地一间房门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长益西达瓦对记者说。
“你到过甘孜吗?欢迎你来美丽的川南藏区走走,亲身体会一下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益西达瓦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二句话。
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这位甘孜州的父母官、典型的康巴汉子脸上写满了骄傲。
作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甘孜州有巍峨的雪峰和金山撒辉的壮观,有完整古朴的原始森林。不过,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甘孜长期面临着如何平衡发展和保护关系的问题。
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生态资源,但能够产生短期经济效益的却是水能、矿产等资源。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让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记者对益西达瓦进行了采访。
记者:除了清洁的空气,甘孜还有那些环境资源优势?
益西达瓦:在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甘孜州被定位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我们的这个功能,就是要为国家贡献清洁的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现在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湿地是地球的肺。那么我们的甘孜就是中国的水塘,冰川水从青海出来流向全国,一个向东流的形成黄河,一个向南流的主要构成长江水系。以长江为例,在流经甘孜州后,长江的流量要增加40%以上。保护好这个“水塘”,甘孜人可以说责无旁贷。
记者:保护这个“水塘”,是否意味着会对地方的经济带来影响?
益西达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确实牺牲了一些经济利益。比如我曾经在两个采伐木材的大县做过县长,停止采伐,包括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都可能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国家已经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于天然林工程给予了补贴,但是从国家层面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至今没有出台。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四川省取消了对于甘孜州GDP考核的指标。但是取消了考核,并不代表甘孜不会谋求更好的发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生问题。结合甘孜州的自身特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一优先就是指优先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是甘孜现在第一大产业,把旅游做大做强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全域支援、全员规划、全域打造、全民参与。我们现在提的就是用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益西达瓦:在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时,我们更多考虑的还是保护,而开发也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开发,绝不是过去那种没有任何规划的私挖乱填,而是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规划。要用生态经济的观念去考虑问题,如果单单将旅游当做产业,作为赚钱的手段,那么可能开发的强度会越来越大,对于环境的破坏也会越来越严重。
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如何利用好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智慧,也需要一颗敬畏自然的内心。作为州长,甘孜搞旅游并不是为我这届政府服务,而是为子孙后代考虑,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用更大的视野、眼光来对待我们这片净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