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生:垃圾焚烧是目前最优化的处理方式
垃圾焚烧到底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除了焚烧是否有更为优化的垃圾处理方式?破解“垃圾围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
记者:如果在您家附近建一座垃圾焚烧厂,您会反对吗?
刘阳生:如果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程序进行的话,我是不会反对的。现在的垃圾焚烧技术及对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的控制措施都是比较先进的,控制污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记者: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垃圾焚烧的邻避问题,为什么老百姓反对垃圾焚烧?
刘阳生:邻避问题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焚烧厂自身的。有些老的焚烧厂以及个别焚烧厂的建设运营和烟气排放,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第二是老百姓方面的。老百姓对焚烧技术不了解,对焚烧厂的规范化建设运营也不了解,以为所有垃圾焚烧厂都是毒气发生厂,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第三是环境设施的原因。其实任何一个环境设施,不管是填埋场、焚烧厂还是堆肥厂,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第四就是政府自身的原因。政府在一些垃圾焚烧厂的选址或者决策时候,整个过程不公开不透明。
我觉得,公众的知情权、参与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力,是影响居民赞成或反对的关键因素。
记者:垃圾焚烧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刘阳生:垃圾焚烧主要是在高温下,将垃圾里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氧化分解变成小分子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和一些小分子的其它物质。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其它物质,如酸性气体、二噁英、重金属、粉尘,这些物质如果在排放浓度不达标的情况下,肯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公众最担心的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级致癌物—二噁英。
2012年,国家住建部组织专家对全国的垃圾以及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做了全方位评价。我们统计的有123条线,170组数据里面的90.5%的二噁英的浓度,是低于0.1ngTEQ/Nm3国家标准的,是符合欧盟标准的。实际上只要垃圾焚烧厂连续稳定运营,这些污染问题的控制是可以达标的,是没问题的。
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风险,垃圾焚烧厂是否有补救措施?
刘阳生:垃圾焚烧厂可能出现的风险就是设备出故障,比如布袋除尘器出问题了,那烟气排放肯定不达标。为避免这种极端情况出现,就要求垃圾焚烧厂对关键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新。
记者:目前垃圾焚烧在我国垃圾处理中占比是多少?
刘阳生:目前垃圾焚烧比例大概在20%左右。截至去年4月,我国共有122座垃圾焚烧厂。到“十二五”末,这一数字将超过300座,日处理能力将达到30万吨,约占垃圾处理总量的30%。
记者:什么样的垃圾适合焚烧处理?
刘阳生:影响垃圾焚烧处理的是垃圾本身所含有的热值,垃圾的热值超过1200kcal/kg的时候,就可以进入焚烧炉进行处理。比如塑料、纸张、皮革、织物等含有机成分的垃圾。
记者:目前我们的城市生活垃圾有哪些特点?它对垃圾处理有什么样的要求?
刘阳生: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很高,通常在40%到60%。如果是雨季,在南方甚至会到70%;有机质含量也挺高,主要是餐厨垃圾和厨余部分。但热值不是很高,在1000kcal/kg到1100kcal/kg左右的水平。这些垃圾进到焚烧厂后,一般要在垃圾储存箱里停留5到7天,垃圾经过液氧发酵,水分降低20%左右,热值约提高20%以上,使垃圾进到焚烧炉焚烧时,它的热值能够满足1200kcal/kg,甚至会超过1600kcal/kg的水平。
记者:未来中国垃圾处理必须用垃圾焚烧的方式吗?目前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案吗?
刘阳生:垃圾处理不论采用什么技术措施,必须强调技术是可靠的、成熟的、有非常丰富的运行经验的,只有这样垃圾处理才是安全的。
当然我们希望,最终经过焚烧处理垃圾的量越少越好。
目前的优化方案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减少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进到混合垃圾中,从而保证进入焚烧炉的垃圾是比较清洁的。这样就跟欧美和日本的垃圾非常相似了。
当然我们更希望垃圾里的一些资源能够统统回收,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前期的垃圾分类非常重要?
刘阳生: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提高政府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分类方法不应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而是要按干湿分类。政府搞明白了,然后再去宣传,让老百姓能够明白。老百姓明白了和政府形成合力的话,这个问题就比较好推动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