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用绿水青山打造一张“金名片”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文给浙江省政府,同意在桐庐筹建中国(杭州)美丽城乡教育培训基地。
之前,桐庐已经成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院校的美丽中国现场教学点,自2013年以来,全国县、市(区)以上到桐庐考察的团队就达1800余批次。上月底,环保部和浙江省又在桐庐签下《关于共建美丽中国示范区的合作协议》,这也是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绿水青山、全域景区已经成为展示今日桐庐的‘金名片’。”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
桐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桐庐,近年来立足于资源禀赋,围绕“中国最美县”定位和“美丽中国桐庐先行”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桐庐特色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桐庐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县”等称号。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桐庐最具魅力、最有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在桐庐县领导看来,桐庐的最大优势是生态。以此为理念,桐庐先后实施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修复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大领域工程,以“整治带保护、带建设、带开发、带旅游、带宜居”,启动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三江两岸”等工程。
2014年以来,桐庐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268家(户),石材企业124家,并对电镀企业、造纸企业、印染厂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同时,改建通景公路300多公里,基本完成了全县美丽公路的全覆盖。
近3年,桐庐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庄整治、改水改厕、下山移民、农村住房改造等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镇村生态建设的资金达3.8亿元。
目前,桐庐已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行政村全覆盖,并率先实现域内河流“随处能游泳、随时能游泳”目标,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同时,桐庐还进一步推进“治气、治土”。去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以上。
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为强化“环境立县”理念,桐庐实现了全国首个县域乡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覆盖,成立了浙江公安系统的第一个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并先后发布实施了《桐庐生态县建设规划》《桐庐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桐庐”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桐庐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以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毛溪浩说。
在此基础上,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桐庐又致力于“全域大景区”建设,要求“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并全力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城乡建设上,桐庐以建设“最美的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成为浙江省首个现代化美丽县城。围绕全域景区,把全县183个行政村作为一个景区进行规划,实施了农村生态经济推进行动、农村生态人居建设行动、农村生态文化培育行动、农村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
结合村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桐庐把改善居民环境、发展村落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整乡整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诗画山水、古风民俗、产业风情、运动休闲、生态养生”5条风情带,并形成桐庐“移步换景”“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村落特色。环溪、荻浦、芦茨、阳山畈等村被评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成为AAAA级风景区,合村乡成为全杭州市首个全域AAA级国家景区,旧县合岭富春大岭图、分水儒侨村凤凰谷、瑶琳镇桃源村、横村镇阳山畈村、合村乡高凉亭村等一大批村庄被创建成为村落景区,富春江镇茆坪村、富春江镇石舍村、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城南街道金牛村和分水镇新龙村被列为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在做好“山”“江”“空中”的文章同时,桐庐还让城市与乡村互动、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融合,通过绿道和水路游线,以点聚片、以片集群、串点成线,把分散在各处的乡村美景进行串联,整合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富春山居图实景地”。
美丽成为经济资本
“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桐庐结合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把山水、文化等元素渗透到美丽城乡建设,让桐庐乡村、田园“村村有景点、处处是风光”。
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近年来,桐庐着力加强旅游功能的配套和设施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延伸特色产业链,推动“建设村落”走向“经营村落”,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
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逐步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出桐庐农村经济的新业态。
伴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民宿产业在今天已经成为桐庐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2013年,桐庐启动的“乡乡有民宿”计划,到去年年底,民宿经营户床位已发展到8119张。去年1年,民宿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20.5%。
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促进了桐庐农业、三产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茶叶、蜜梨、蜜桃、杨梅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四季水果采摘游;依托蜂产品加工、分水制笔、针织服装等块状经济优势,开发工业旅游和旅游商品,增加了游客观光和体验购物功能;依托剪纸、越剧和合村布鞋等本土特色资源,鼓励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特色商品购物市场,推出的地方特色产品购物游,又促进了旅游业与文创业的结合。
变秀美姿色为资本的同时,桐庐还深度开发山水、人文资源,拓展旅游产业门类,推出景观特色型、古村落文化体验型、乡野田园型、农业特色型等不同风格的民宿,将简易农家乐打造成设施齐全的“桃花源”。
“美丽经济”化为农民的美好生活。富春江镇芦茨村111家民宿,去年接待游客住宿41万人次,收入4380万元,户均近40万元。江南镇荻浦村利用“五水共治”契机,将牛栏变成咖啡店、猪栏变成茶吧,以此引爆了乡村旅游,仅停车管理费就直接为村集体创收上百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桐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达到12.1%,全县年乡村旅游接待65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6.8%,经营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38.4%。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