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排查”加“六轮质控”查清入河排污口
“发现了几个水下排污口!”11月17日下午4点,“甘肃三级排查”微信群中,工作人员上传了在黄河岸边杂草丛中艰难取样的照片。
继完成对湟水河、汾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的无人机遥感调查和人员地面排查(即一、二级排查)后,11月5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现场专家质控核查,这也是黄河流域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的第三级排查工作。
“第三级排查工作的开展,是在前期排查的基础上,对照排查重点、难点以及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专家小分队并运用无人船、红外探测、声呐扫描、水下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入现场开展的技术攻坚,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纠错把关,更深入、更精细、更全面地完成排查任务,形成规范统一的入河排污口台账。”黄河岸边,来自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的专家朱海涛对记者说。
第三级排查如何开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湟水河岸边一个正在淌水的排污口,由于坡度陡峭,工作人员很难攀爬下去采样。这时,自带采集器的取水无人机发挥了作用,起飞、取水、返航,一气呵成。水质快检结果表明,排水没有出现异常。
“由于黄河流域岸线状况比较复杂,我们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选择湟水河、汾河、黄河干流甘肃段作为黄河上游、中游流域的试点,重点是积累经验,趟出路子,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排查摸索方法。这次试点涉及青海、山西、甘肃3省12市(州)3096公里岸线。”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副处长仇鹏介绍说。
“一级排查”,即对排查岸线进行无人机遥感及影像解译,发挥无人机的“千里眼”作用,实现排查范围无人机遥感全覆盖,高效识别疑似排污口位置;“二级排查”为人工徒步排查,采用“拉网式”现场排查,组织人员徒步走遍每一段岸线,既核实排污口位置,又查明排污状况。
按照方案,此次开展的“三级排查”按“三步走”推进。首先是靶向分析,把第一、二级排查结果与历史资料比对分析,通过案头分析,形成三级排查“热点区域”;然后,通过现场专家攻坚,针对“热点区域”用好高科技手段深入细致开展技术排查,更新完善排污口数据;最后,分类建档,加强排污口位置及属性信息分析,建立入河排污口“一张图”“一本账”。
“这其中的重点,就是针对‘热点区域’开展精准排查。”仇鹏说,即完成排污口分布的重点区(工业集聚区、人口聚集区、港口码头区等)、敏感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以及“三下五处二”等可能存在的疏漏异常区(水下、桥下、林下以及排放暗管)等核查任务,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排污口台账。
据了解,此次排查将分两批完成12个城市的现场攻坚任务,每个城市安排15人左右的精干小分队,实行队长负责制,队长由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和相关流域局、直属单位处级干部担任,成员全部由部属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家组成。
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将组织专家成立质控小组,加强分析会商,及时通报情况,进一步保证质量和效率。
工作质量如何保障?
记者看到,排查方案中提到,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对维护黄河水生态安全、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在排查中,要把严格质量、保证实效、摸清底数实情作为核心任务。
试点排查中,明确了数据审核、质量保证若干环节,形成了系统质控的工作制度。“第三级排查本来就是一个‘查漏补缺’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试点工作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态环境部华南所专家陈尧表示。
在排查实践中,除了“三级排查”制度,还建立了“六轮质控”工作模式,从多个方面对排查质量进行核查。
第一轮、二轮质控在“第一级排查”过程中完成,即对无人机遥感技术方案、遥感影像进行统一把关,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尺度进行。第三轮质控是在“二级排查”过程中,建立每日质控审核、每日质控通报制度,及时纠错、查漏。第四轮质控是人工排查后,开展数据分析,把已取得的排查结果与沿岸工业园区、人口聚集区、岸线开发状况比对分析,梳理疏漏环节和异常点位。第五轮质控即“第三级排查”。第六轮质控是在完成现场工作后,全面校核质控,通过大数据、地方确认、专家论证等方式,完成最终校核,形成排污口“一张图”“一本账”。
“比如后台审核发现的‘错判’‘漏判’案例累计50多例,通过案例交流、以案为证,迅速纠正不足。随着第三级排查全面深入,我们掌握的排污口数据将更加精准全面、真实客观。”朱海涛表示。
“通过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切实掌握黄河试点流域入河污染物排放状况及特点,真正知晓污染排放问题在哪里,了解到底是谁在排污、排的是什么、排了多少、排到哪里,从而开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仇鹏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