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碳排放的大头?专家:被忽视的领域大有可为
【谷腾环保网讯】居民生活消费是未来减碳的重点领域,在这方面的关注正在逐渐增多。
近日,北大光华碳中和前沿沙龙在网易瑶台虚拟场景中举行,主题就聚焦“碳中和与消费变革”。
随着“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明确,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一直以来,人们谈到减碳时首先想到的都是生产领域如何减少碳排放,而减碳不只包括生产,消费领域也是重要的部分。
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翁翕在沙龙上所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领域。但其实我国家庭生活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0%左右。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这就意味着,消费变革在碳中和领域大有可为。”
事实的确如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就曾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报告也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公众端碳减排,面临分散、难以定量等诸多问题,以数字化方式探索公众参与碳减排,形成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巨大。
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占比超过30%。
由此看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相向而行。
事实上,围绕消费端,通过公众行为减少碳排放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始。
今年5月,我国首个消费端碳减排量化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正式实施。
导则推荐了涉及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7大类别的40项绿色低碳行为,为测算、评估公民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提供了一把“标尺”。比如,服装领域的绿色低碳行为包括旧衣回收、使用可持续原材料生产的衣被等;饮食领域包括减少一次性餐具、植物基肉类替代传统肉类、光盘行动、小份/半份餐食等;居住领域包括使用清洁能源、绿色节能产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生活垃圾分类等。
编制单位有关负责人曾对有关媒体表示,这一团体标准是对消费端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的首次探索,填补了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评估标准的空白,有助于指导相关方对碳减排行为进行评估测算。
放眼全球,瑞典在今年4月宣布将把消费排放纳入国家减排责任,走在了各国的前列。
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超过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国际贸易产品,而这一比例在瑞典高出近三倍。瑞典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该国60% 以上排放量均来自进口商品。尽管如此,瑞典还是决定,把原本算在生产国头上的碳排放责任,主动扛在作为消费国的自己肩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