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非规模养鸭大棚污染难题该怎么管?
【谷腾环保网讯】“养鸭好,养鸭好,就是污染受不了!”笔者在苏北鲁南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村庄见到,近年兴起的非规模化简易养鸭大棚污染触目惊心,鸭粪和冲刷鸭棚的脏水四处溢流,臭气四处飘逸。大田养鸭粪污,远远超出“种养结合”土地消纳承载能力。棚内产生的粪液,通过田间沟渠汇集在简易开挖的土坑中堆存,既无硬化、防渗处理,也未建设遮雨棚等配套设施,雨季甚至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周边下游河道。遭殃的不仅是河里的鱼虾,就连附近的居民和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由于基层环保机构资源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镇、村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中有些束手无策。而且,规模以下养鸭行为目前无明确法律法规限定,单靠行政管理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简单的“一关了之、一拆了之”,可能衍生出一系列问题。着眼生态环保、产业生存和群众所需,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方面,应通过查处典型案件,加大宣传教育震慑引导力度。加大普法宣传,让群众了解养鸭大棚场建在基本农田上,会破坏基本农田土壤结构,减少基本农田数量。养殖粪污危害群众饮用水安全和健康,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粪污、恶臭气体污染,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环境。执法人员应吃准吃透、灵活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规定要求,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以群众诉求为工作重点,在维护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大背景下,选取典型违法养殖户依法制裁,通过案例震慑不法行为,推动大棚养鸭综合整治工作。
另一方面,应结合村庄实际,培育种养结合的第三方服务组织。一家一户的非规模化养鸭大棚多建在自家农田里,距离分散。粪污收集、堆沤人工成本高、环节多,且制作有机肥存在肥效长、见效慢、有异味、堆存量大等特点,仅靠一家一户很难实现。应结合村庄实际,积极培育并公开遴选提供粪污收、制、运、施用作业服务的企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同步遴选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粪肥还田应用主体。比如,新沂市新店镇农产品固废加工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江苏英君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收集处理养鸭粪污后进行沼液施肥灌溉。每次沼液施肥时需依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要求,根据施肥区农田面积、农作物种类及施肥量做相应施肥方案,进行农田施肥灌溉,不外排,同时须配套制定沼液施肥的监测及管理措施。这一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散养户“退户进区”在周边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逐步消灭新店镇及周边的农田大棚养殖,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养殖规范了,种养结合了,畜地平衡了,鸭粪才能变废为宝,村庄环境自然也会变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