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车展看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可笑论调
【谷腾环保网讯】时隔四年回归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正在火热举行。在本届车展上,新能源成为绝对的主角。参展新能源车型达278个,相比上届北京车展增长70%,首发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近20个新能源品牌首次亮相北京车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大步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壮大,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方向和消费潮流,这是正确产业政策与技术变革、消费升级相互叠加、综合发力的结果。
然而,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标签,鼓噪“中国新能源产业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北京车展的火爆程度和火热场面看,既没有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期待中的“产能过剩”“需求减弱”,也没有“离开中国”“脱钩断链”,更没有“中国车企挤压外国车企”“中国电动汽车倾销”等问题。有的则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供给和需求都具有极强的全球性,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自的产能状况。评判一国产业发展,应当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理性看待。事实上,对新能源来说,从全球范围看,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
中国新能源产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相关产业布局较早,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依托国内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形成了综合性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出口的价格也符合市场规律,根本不存在倾销问题。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是推动绿色发展急需的先进产能,而不是过剩产能。中国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应了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将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美西方给中国新能源产业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正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 ,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和舆论攻势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势头打下去。这样的做法既会阻滞全球绿色转型,动摇气候变化合作的信心,也会挫伤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决心。
以“产能过剩论”遏制打压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无疑是站在了人类共同未来的对立面。事实上,不是中国产能过剩,而是美西方的一些人焦虑过剩了。暗藏祸心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既无凭无据更站不住脚,最终只会沦为笑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