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出席发布会,介绍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及2021年和“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
2021年,“新基建”晋升为最新热门词汇,被频频提及,更是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作为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传统基建的一次智能化提升,其…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
梳理了我国水资源特征以及用水状况,提出水资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分析了以色列和美国污水再生利用的进展,认为污水资源化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瓶颈…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的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破坏。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使得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计划中,环…
中国政府承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工业部门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十四五…
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
3月1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如果要选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自从马斯克官宣投资一亿美元在碳捕捉技术上,一夕之间,碳捕捉成为了国际上热议的重点。那么碳捕捉究竟是什么?这项技术该如何实现?中国的碳捕捉技术发展现状如何?让我们…
“碳中和”、“碳达峰”成为今年两会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股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中央如此重视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之下,环保板块能否实现凤凰涅槃呢?
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记者2日从沈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沈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百日攻坚”行动,推进重点项目实施,4月底前争取完成沈阳市环保续建项目和2021年新开工总投资118亿的66个环保项目…
后疫情时代,在新冠疫情恢复之际,建设更加绿色、更具抵御力的环境成为了全世界集中精力应对的议题。为努力实现联合国定下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全球排放水平比2010年…
聆听新年贺词,礼赞伟大成就,感恩无私奉献,带着牵挂祝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万众一心加油干,砥砺前行再出发。最到位的诠释,最深刻的展示。节能环保供热企业将迎来发展的新…
冬日,漫步在浙江省台州临海市灵湖湖畔,只见碧波荡漾,白鹭斜飞,绿道串起沿线的江南建筑群,不少市民在缕缕暖阳下散步闲谈。昔日的一片低洼地,如今竟成为造福临海百姓的…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