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蓝天达标天数造假案暴露空气标准缺陷

更新时间:2011-03-07 10:11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 阅读:962 网友评论0

中国空气质量标准即将提高,多个城市“蓝天”数量将因此减少。但导致灰霾的细颗粒物仍未纳入常规监测项目,较之许多国家仍有距离

你所在的城市,每年究竟有多少个“蓝天”?

北京居民卢为薇和她的摄影师朋友范涛拍摄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近来赢得一片叫好声。两人从2009年6月开始,坚持每天拍一张北京天空的照片,整整一年。2009年,北京环保局公布的“蓝天”达标天数为285天。然而,卢为薇在照片上只数出了180个蓝天。

无独有偶,2009年南京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当年这座城市共收获315个“蓝天”。而根据环保部网站最新透露的数据,南京在这一年经历了211个灰霾笼罩的日子。

两个城市“蓝天”数据的冲突,反映了现行空气质量标准与公众感官的矛盾。环保部门所说的“蓝天”,是指依据现行标准,空气质量达二级及二级以上,或者说良好及良好以上。但实际上,即使是在“蓝天”里,灰霾仍然有可能出现,臭氧等多种污染物也可能超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施行十余年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早已不能真实反映空气质量。

2011年3月1日,环保部网站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这是继去年11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称《标准》)征求意见稿之后,环保部又一次就修改空气质量标准体系文件向各部门征求意见。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前述两份文件获得通过,几乎已成定局。这意味着,中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变脸在即。

滞后的标准

根据《规定》编制说明,尽管近年来中国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灰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

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唐孝炎在《环境》杂志撰文,将空气中的臭氧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比作奥运会运动员的“天敌”。

其中,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代表性污染物,它并非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而是由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有机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最后生成光化学烟雾,其中90%以上是臭氧。人体长期暴露在臭氧之下,会损伤肺功能,影响呼吸道结构。欧洲有研究表明,当大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心血管病增加0.4%,日死亡率则增加0.3%。此外,臭氧还会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容易使大气形成二氧化硫、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

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曾花大力气治理臭氧污染。但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昌平和东四监测点的臭氧超标天数,仍然分别达到53天和49天。

在广东万顷沙监测点,更是监测出这一年有68个臭氧超标天,尤以4月和10月为甚,超标天数分别占当月天数的三分之一和一半以上。

至于细颗粒物,更是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觉和现行标准评级有出入的主要原因。细颗粒物影响大气能见度,还可能引发灰霾或阴霾,导致看不见蓝天。颗粒物粒径越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越大。

这两年,许多城市环保部门都宣称各自的“蓝天”数量增加,但《规定》编制说明指出,部分城市群区域霾现象频发,且有增加趋势。

根据灰霾试点的监测结果,天津、深圳、重庆、上海、苏州和南京2009年发生灰霾的天数分别达51天、115天、133天、134天、169天和211天。

但是,现行空气质量常规监测项目中,仅包括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等指标并未纳入其中。而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这些指标早已纳入强制监测范围。

难产的标准

中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体系于2000年前后生效,至今已超过十年。

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曾下文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国家环保标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技术规定》的编制任务。六年后,即2008年9月,该文件的征求意见稿方才发布。此后两年,该文件并无下文。

同样是在2008年,环保部下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2010年11月《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到2011年3月1日,《规定》二次征求意见稿也出现在环保部网站。

根据《规定》,中国空气质量日报沿用多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将变为空气质量指数(AQI)。此外,另一大亮点是空气质量的公布效率和透明度,要求每日上午10点之前发布昨日空气质量的日报,且随着技术进步,日报发布时间逐渐提前;空气质量还将采取实时发布,每小时结束后迅速发布当前小时浓度值,滞后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

而现行的标准体系中,空气质量日报周期为24小时,即昨日中午12点到当日中午12点,这也容易导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公众感受不同步。事实上,空气质量实时播报已经于2011年1月1日实现,公众可以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网站,查询113个城市前一个小时的空气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评价说,这些变化是中国空气质量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与国际接轨的积极信号”。

与此前的空气质量分级类似,当AQI在50以下时,属于一级天,空气质量为优;当AQI在100以下时,属于二级天,空气质量为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级天”可用绿色表示,说明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二级天”则用黄色表示,说明“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更重要的是,“一级天”和“二级天”的内涵将发生变化。根据《标准》和《规定》目前尚在征求意见的版本,一氧化碳和臭氧将纳入常规监测项目,并成为AQI的计算参数。以北京为例,如果空气质量实际状况保持不变,臭氧浓度很可能会拉后腿,使“二级天”天数减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告诉本刊记者,监测臭氧可以判断城市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可能性,而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在反映空气质量之外,“还可以考量我们利用能源的效率”——在大气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炭和燃油的不完全燃烧。

在魏复盛看来,《标准》和《规定》这次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做了这么多年的实际监测,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认为,两份文件很可能获得通过。与2008年相比,各界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社会的呼声比以前要强烈很多,同时中国大气污染的挑战也在加大。”

遗憾的标准

不过,令不少人士感到遗憾的是,目前的《标准》和《规定》版本,并未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常规监测项目,只是称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自行增加这一监测项目。

今年1月,竺效所在课题组曾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推出2010年度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北京的信息公开程度在国内城市中属于最佳,但也只有38分的不合格分数,与巴黎、洛杉矶等评分在85分以上的城市相差甚远。

报告还称,中国内地城市在多个污染物指标的透明度上落后于国际社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与发布。作为全球遭受细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无一城市正式发布具体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座大城市,分别因为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的力量,但其监测数据均未公布。

针对即将通过的《规定》,马军表示,其最大遗憾是对细颗粒物PM2.5监测没有强制性要求,“空气质量体系中最大的一个漏洞没有补上。”

“灰霾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中小学还在开展类似冬季长跑的户外活动。如果相关指标能够发布,公众得到警示,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他补充说。

在技术上,强行推广细颗粒物(PM2.5)监测并不是难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7年即发文,在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南京、深圳及广东、江苏其他地区开展灰霾监测试点,积累了一定经验。此外,国内已有PM2.5监测仪供应商——虽然主要是国外生产商。

对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而言,资金或许也不是主要障碍。《广州日报》引述环境监测业内人士称,臭氧和细颗粒物的监测设备并不昂贵,“每台也就二三十万元左右,一个监测站需要投入的费用在60万元左右,像广州,十个国控监测点,也就投入个600万元。”

当然,魏复盛认为,在空气质量日报中纳入细颗粒物“还不是时候”。他说,尽管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试点监测,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条件并不成熟。

2011年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民进中央则在一份提案中呼吁,开展PM2.5常规监测,将其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强制增加细颗粒物(PM2.5)指标,将给各个城市带来极大的压力。前述业内人士称,“根据测算,监测臭氧后,优良率将下降15%左右;而监测细颗粒物的话,优良率将下降20%至30%。这样整体优良率会下降四成左右,对各地的政府都是很大考验。”

马军表示,他理解有关部门的难处,细颗粒物污染在如此严重的状况下,短时间内降下来非常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但我不同意监测和发布条件不成熟的说法。”他说。“的确,很多城市已经达到了当前的空气标准,如果把标准提高,它们又可能回到不健康的状态。但不是说不检测、不发布,公众健康就不会受影响。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蓝天达标天数造假案暴露空气标准缺陷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