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取缔电子垃圾非法拆解真有那么难?

更新时间:2014-12-12 09:4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2583 网友评论0

“我在2011年底搬过来时,这里的臭味就很浓烈,一般是在晚上8点以后出现。”对于广东省清远市北部万科城住户老孔来说,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3年。

2011年,很多广州年轻人选择在被称为广州“后花园”的北部万科城安家,看中的是这里的优势:20多万元就可以买一套房子,1个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广州。谁知住进去之后,被周边的电子垃圾焚烧搞得不堪其扰。

据了解,紧邻北部万科城的龙塘镇电子垃圾非法拆解存在多年,多年来一直很难被彻底取缔。2007年,当地政府就曾强力取缔,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据当地环保部门称,在最近一次取缔过程中,甚至发生拆解户组织百余人到镇政府上访事件,差点发生进一步的冲突。

楼盘业主:

楼盘紧邻电子垃圾拆解场所,臭味难闻投诉不断

“怎么都没想到能跟电子垃圾扯上关系。”老孔说,在宣传中北部万科城被称为广州“后花园”,这里还有美林湖、碧桂园假日半岛等大楼盘,没想到污染这么厉害。

50多岁的老孔在广州工作,2011年搬到了广州市和清远市交界处的北部万科城。入住不久,老孔就发现不对劲:小区晚上很臭,可以闻到烧垃圾的味道。没想到这一臭就是3年。

和老孔一样,北部万科城的许多住户都来自广州,他们白天在广州天河岗顶、海珠等地上班,晚上返回清远的小区。在这些小区里,每10台车中就有8台是粤A牌照,当地人称这些人为“广州候鸟”。

“今年‘十一’新楼盘交楼时,不少广州业主欢天喜地来住。本以为在国庆节期间晚上不会烧垃圾了,谁知道还是特别臭,很多人第二天就逃回了广州。”老孔说,不少业主临走时加了一句“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

“为了降低成本,很多村民都是晚上偷偷烧。因为白天烧太明显,环保部门抓到处罚会很重。”小区乐家养生总经理江帆说,附近的美林湖等楼盘也受电子垃圾焚烧的影响,但受害更严重的还是当地人。

据了解,北部万科城的配套小学距离焚烧点最近,目前这里有4个年级约100多名学生就读。小明是这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他说自从2012年搬来至今,妈妈一到晚上八九点就关窗,因为如果开窗,外面就会有臭气飘过来,“烧垃圾的味道很恶心,有一次我都被熏吐了。”

刚上一年级的小涛一家在这里也住了一年多,小涛的奶奶说,这一年多来,小涛经常喉咙不舒服、咳嗽,说话的声音也经常沙哑。而小涛的弟弟以前都不怎么生病的,搬到这里之后,已经住了3次医院,医生说是呼吸系统的问题。

当地居民动用航拍飞机航拍了龙塘镇拆解电子垃圾的状况,航拍结果触目惊心。“我们拍摄到路两边的院子中散堆着很多电子垃圾,还有大量焚烧完毕的黑点。”航拍爱好者、北部万科城业主老符告诉记者,航拍的照片上还可以看到大量废旧金属。

老孔说,他已经忍受了3年,天天和当地的相关部门打交道,但至今也没彻底解决问题,有些忍受不了的业主,又纷纷逃回了广州。为了维权,业主们想过各种办法来取证,甚至有居民通过“陌陌”加了附近拆解户的工人,获得了一些工人拍摄的拆解电子垃圾的图片。

万科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这里已经入住的业主有1000多户,大概有两三千人,物业在相继收到许多业主的投诉后,于今年10月跟业主代表还到清远市清城区环保局反映情况,但至今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一大早打开万科业主APP投诉平台,又有一大堆业主投诉昨晚闻到了烧垃圾的臭味。”北部万科城业主张女士说,广州“后花园”污染超过广州,“哪能想到会是这个状况?”

当地村民:

电子垃圾拆解已存在多年,污染严重村民深恶痛绝

“真不明白,这里污染这么严重,你们广州人还会跑到这里买房子。”在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一位从事鱼缸生意的当地人这样说。

在龙塘镇长冲村和东一村,有不少村民对于当地的电子垃圾焚烧也是深恶痛绝。

“长冲村里就有很多小货场,搞电子垃圾拆解,有时候看准市场,一车货就可以挣到10多万元。附近源潭、石角镇很多拆解户都到我们村来拆解。”长冲村一位张姓女村民说。

据这位村民介绍,这里很多人都往往采取高温拆料的方式,将塑料和金属分离开来。在进行拆解时,工人拿着塑料放在煤炉上加热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散发出浓烈的臭味。在分离出铁、铜、铝制品后,产生的废弃塑料就会在晚上被偷偷烧掉。

“夏天味道尤其重,我们吃饭的时候都可以闻到。电子垃圾拆解把村子环境搞得乱糟糟的,挣到钱的人就搬走了,把污染留给了龙塘。”这位张姓村民说。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的电子垃圾拆解业已经有十几年历史,对于当地生产的蔬菜、鸡蛋、家禽,住在附近楼盘里的居民都不敢买。

除了污染之外,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洋垃圾非法运输进来后,带来了外来危险物种入侵。“洋垃圾带来了一种外国红火蚁,在龙塘这里生存下来。这种红火蚁咬人后,红肿几天不消退,很痛。”村民们这样说。

据了解,红火蚁原生存地是南美洲,2003年这一外来物种随着洋垃圾首先入侵了广东省吴川市,随后蔓延至广东省其他地方及香港、福建等地。

有当地村民向记者指点了电子垃圾倾倒点的地址。

“从水库边上小路进去,就是电子垃圾的倾倒点。”在龙塘镇居民老王的带领

下,沿着水库边曲折的山路,记者找到了距离小区不远、但是很隐蔽的电子垃圾非法倾倒点。现场散发出的恶臭气味让人头晕。

在这里,大量已经被烧毁的进口电子垃圾堆积成了两座黑色的小山,据村民测量,大概有15米高。在被烧毁的电子垃圾旁边,还有很多电子垃圾拆解后剩下的塑料磨成的细粉,被拆解者偷倒在山里,一旦起风,这些不同颜色的电子垃圾粉末就随风四处飘扬。

“这里的垃圾有几十年前倒入的,也有刚刚倾倒的,有新有旧。”村民们说,这个非法填埋点存在了多年,却没有人去管理。

虽然村民说埋在这里的电子垃圾有数十万吨,但经记者实地测量发现,仅以可见的地面垃圾堆来说,估计最多有1万吨,而地下埋藏的情况并不清楚。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来这里进行过监测,发现水库的水已经遭到电子垃圾非法倾倒污染了,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老王说。沿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湖水已经变成了不正常的蓝色。

沿着倾倒垃圾的道路走出山外,就是清远市龙塘镇长冲村一带。记者看到偌大的村子里,道路两边全是电子垃圾货场,里面堆放着各种各样未拆解的电子垃圾,还有拆解出的电机、电线等物件,货场中普遍存在焚烧塑料后留下的黑色痕迹。

对于这些黑色痕迹,有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从电子垃圾包括电线、电缆等物件上面拆解下来的废塑料、废橡胶、废纸焚烧后留下的。这种无序发展已经几十年了,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河流和空气污染。

政府部门:

电子垃圾来自美国、欧盟等地,彻底取缔有难度

“我们现在有一半的环境执法力量,都在盯着散户拆解焚烧电子垃圾,并且日夜都在巡逻。”龙塘镇政府分管领导向业主及记者表示,2013年以来,政府部门已经取缔了大批拆解散户,情况有一定好转。

清远市的龙塘镇、石角镇,是和广东汕头贵屿、浙江台州齐名的全国3个最大的进口电子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地,在世界范围内也颇负盛名。

据清远市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介绍,美国、欧盟、日韩以及国内废弃的电路板、打印机、显示器等电子垃圾,通过集装箱跨海或境内运输方式,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港等沿海码头上岸,最终运到紧挨着“珠三角”的龙塘、石角等镇,靠着拆解者手工破碎、拆卸乃至火烧,将电子垃圾里的铜、铝等金属分解出来。

“这里的拆解业已经存在了40多年了,基本上是外省人在经营。”龙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佛山市南海区有个体户通过拆卸进口电子垃圾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随后靠近佛山且交通便利的龙塘镇、石角镇居民也开始模仿“南海模式”,从国内外大量运进废旧五金产品进行拆解,这也成为这一带群众谋生致富的门路。而这些个体拆解户大多散落在村镇内、公路边的各个角落,家庭作坊式是主要经营方式。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副研究员金利霞指出,清远市每年再生铜总产量占全国再生铜总产量的35%以上,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清远铜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国内再生铜价格。而废旧金属拆解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记者获悉,2013年清远市再生铜产

量约为68万吨,占全国再生铜产量的38.6%,占全国铜总产量的480万吨的14%左右。

“早期拆解废旧金属的方法极其简单,不少人往往是把买回来的废旧金属拉到山上,放把火烧就行,烧完后再从里面把铜、铁等金属挑拣出来。”龙塘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一些人则通过机器来粉碎塑料。

针对北部万科城大量业主闻到的恶臭,龙塘镇政府负责人说,这主要是长期以来,电子垃圾废弃物随意倾倒在一起,内部温度过高,发生了自燃,所以附近居民会闻到恶臭味道。

“镇里消防车经常要去这些内部自燃的地方洒水降温。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缺少资金。目前我们正在申请国家专项治理资金,一旦资金到位,就可以把这些电子垃圾清运出去。”这名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在高峰期,这一地区电子垃圾个体拆解户超过3000家,从业总人数达10万余人。在2007年,龙塘镇有1000家拆解作坊,年拆解量达百万吨。虽然一再打击,但形势依然严峻,龙塘镇目前还有几百家小作坊。

中国再生资源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清远市龙塘镇以及附近的南海市大沥镇、汕头市贵屿镇的电子洋垃圾占到了全国电子洋垃圾入境市场的50%以上。拆解产品主要是铜和铝,其他副产品全部废弃。

2013年,清远市公安、环保等14个部门联合执法,仅仅查处了10吨非法电子洋垃圾。

今年10月30日,清远市清城区环保部门组织龙塘镇派出所、供电所等部门在龙塘镇开展执法行动,对长冲村等地的电子垃圾拆解场进行停电处理。当天下午,百余名拆解者跑到龙塘镇政府上访。“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拆解户承诺不烧电子垃圾的情况下,龙塘镇暂缓了停电。”清城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龙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对拆解小作坊断电,但为了不影响拆解者生活,生活用电没断。

“我们也希望附近北部万科城等楼盘的业主能够再多点耐心,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三级政府部门已经在部署统一的工作计划。在行动之前,也会密切关注周边的情况,一旦发现拆解户存在焚烧的行为,就会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查处。”这位负责人说。

“好了几天,但垃圾焚烧又死灰复燃,供电又恢复了,拆解户更加猖狂,烧垃圾比以前还厉害。”业主们表示,“这是在向我们宣战。”

专家提醒:

污染土壤修复耗费巨大,房地产项目发展应慎重考量

12月7日,长期关注龙塘镇环境状况的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教授来到北部万科城,他说,在龙塘镇和石角镇这一区域,电子垃圾对水、土壤、大气造成的污染都是相对比较严重的。

杨中艺告诉居民,龙塘镇周边有一些水塘,居民们最好不要去接触那些水,更不要去游泳。“如果说发现身体存在不适情况,最好还是能够去诊断一下。这里的污染应该是重金属和有机物并存的。”

杨中艺说,重金属污染会对整个人体造成伤害,像铅污染会对小孩大脑发育和智商造成严重的影响。”

电子垃圾造成的有机污染则更为严重。据杨中艺介绍,龙塘地区过去回收的一些电器都属于早期的产品,早期为了使电器发热不引起塑料的燃烧,塑料里掺了阻燃剂,这些阻燃剂对人体存在危害,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了,“焚烧电子垃圾塑料后,里面阻燃剂会被烧掉,会产生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物。”

据了解,今年1月28日,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清远市龙塘镇电子废弃物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启动,总经费为5.8亿元,首期工程经费2500万元,预计在2020年全面修复龙塘镇的污染土壤。

不过有当地官员表示,龙塘镇的土壤污染并不严重,“基本是轻度污染,但治理的经费也不菲。”龙塘镇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对土壤修复来说,几亿元都是杯水车薪。

杨中艺教授和广东省林业规划调查员罗勇等人对清远市龙塘镇、石角镇电子废物拆解作坊表土、当地河流进行过研究,他们在2008年发布的学术文章中指出,当地农田土壤中锌、铅、铜、镉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级土壤标准,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关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剑刚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罗孝俊等专家于2013年撰文指出,流经龙塘镇、石角镇的大燕河(汇入北江水源地)沉积物中,已经发现了非常典型的电子废物源污染物的聚积及向下游迁移的证据,专家建议应对龙塘的污染转移进行调查。

袁剑刚等专家指出,在受污染区域发展不相适应的项目,如房地产项目,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将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据了解,清远市政府原来想下决心在2010年底把电子垃圾拆解散户全部清理掉,让散户进入拆解园进行集中管理,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一目标都没有实现。

最近,清远市政府又决定在2015年,也就是明年年底前要把拆解散户全部清理掉,杨中艺和龙塘镇周边居民希望这一计划能够得以落实。

“这里人赚的钱,以后可能都不够交医药费。”对于未来,北部万科城业主江帆并不乐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取缔电子垃圾非法拆解真有那么难?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