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筑牢黄河流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更新时间:2021-10-12 10:2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3241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坚实稳固、支撑有力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欠发达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黄河流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生态保护修复如何布局?如何增强生态屏障质量效能?这些都是事关黄河流域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问题。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上具有重要地位。但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根据全国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评估结果,黄河流域很多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生态极为敏感脆弱,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以及山西省部分地区。黄河流域中度以上敏感区面积占到全流域面积的70%以上。全流域林草总量不足,生态防护和调节功能下降。河流纵向连通性受到人工干预影响严重,支流普遍存在断流现象。

黄河流域范围内有多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承担着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等生态服务功能。但矿产资源分布区与生态重要区或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合,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态风险加大。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全流域40余个涉矿城市中,绝大多数位于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区。由于资源开采活动导致的生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中游从银川、包头、呼和浩特到山西、陕西这一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的“乌金三角”地区,以及黄河中下游部分煤炭或建材产区。集中的矿产资源空间配置使得上中游地区煤化工行业集中分布,呈现污染集中、风险集聚的特点,生态破坏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挤占生态空间,加重一些地区生态脆弱性。黄河流域的经济和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高度集聚在水土光热匹配相对比较好的河流谷地和平原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以及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较为严重,粗放发展方式和传统生产模式通过干扰和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地表植被加重了地区生态脆弱性。

提升流域整体生态服务功能是首要任务

《规划纲要》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一带”,是指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河湖为骨架,连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和黄河口海岸带的沿黄河生态带。“五区”,是指流域内分布的一系列水源涵养区、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重点河湖水污染防治区和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主的河口生态保护区。“多点”,是指藏羚羊、雪豹、野牦牛、土著鱼类、鸟类等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在“一带五区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构架下,要通过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敏感脆弱区识别,针对核心片区、重要廊道、关键节点开展系统保护修复,稳固提升黄河流域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在黄河源区,应积极探索建立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施生态产品供给保障重大工程,在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与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协同融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对于黄河三角洲区域,应持续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塑河流与湿地空间,维护本地鱼类栖息地,保障防洪安全,增值自然资源资产,持续支撑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对于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生态退化区,重点是控制放牧与草原资源利用,实施防风固沙工程,恢复草地植被,加强内陆河流的规划和管理,保护沙区湿地,对主要沙尘源区、沙尘暴频发区实行封禁管理。

对于黄河干流以及沿岸湿地区域,需要优化黄河干流分水方案,提升黄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的动态评估管理,协调河道内外生态用水需求,保障黄河干流安全健康。针对湟水、大通河、大夏河、清水河、大黑河、无定河、伊洛河、庄浪河、泽曲等主要支流,重点是恢复沿河自然湿地、滩区等河岸线生态空间,恢复河流连通性。

对于重要湖泊和水库,乌梁素海作为河套地区农田排水接纳区,应强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调控水量、提升水质、控制河套地区盐碱化的重要作用。红碱淖区域应重点管控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潜流的影响,保护遗鸥等重要物种栖息地。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调蓄湖和滞蓄黄河洪水的大型水库,应重点推进河湖和滞洪区综合治理。

实施流域分区保护修复是治本之策

《规划纲要》提出,在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确定各自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提高政策和工程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分区分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上游地区的河源区、若尔盖高原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整个流域产水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维持全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根本保障。因此,要优先推进上游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恢复提升。继续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筑牢“中华水塔”。建立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有效维护高寒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采取禁牧封育等措施,加强高寒草甸、草原等典型高寒生态系统以及重要沼泽湿地保护。开展上游地区草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全面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和草蓄平衡制度。在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础上,以内蒙古高原南缘、宁夏中部等区域为主,有序实施荒漠化治理工程。实施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做好灌区退水控污和水体内源减污,恢复生物多样性和河湖健康。

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在当前黄河流域新的水沙形势下,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梁、塬、坡、沟、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区域国土绿化,注重增绿扩绿与防沙治沙相结合,遵循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设定未来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等植被恢复工程规模和布局。加强森林抚育与可持续经营管理,培育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生态+”、“互联网+”等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下游滩区是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同时肩负着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保障人居安全的重任。应以黄河河口区为重点,科学制定生态水量调度方案,实行河口生态流量管理。加强盐沼、滩涂和河口浅海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促进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统筹河道、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因滩施策,综合治理下游滩区,科学划定滩区功能分区,将滩区利用、保护修复、综合治理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利用滩区土地资源,构建滩河林田草综合生态空间,有序实施下游引黄灌区沉沙区综合治理,提升下游滩区生态服务功能。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筑牢黄河流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